2021年10月25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活动,张晓晶所长以“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走向富强的百年征程”为题讲授党课。金融所全体同志(含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工作人员、在站博士后)参加了本次党课。
讲座开始,张晓晶引用毛泽东同志1925年在《政治周报》发刊词中的一段话“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强调指出“经济的幸福”,特别是从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的视角来认识国家强盛、社会进步与人民福祉提升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风雨征程,正是一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求富求强中国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牺牲和创造的历史。
100年的征程该如何讲述?张晓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实际上已经提供了指南,即四阶段划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基于这样的时代划分,张晓晶有意选择了1920年代,1950年代,1980年代,以及新时代的几个重要时间节点,对中国的国民收入与财富积累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国际比较,展示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方面是国家强盛。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时,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升至1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另一方面是人民富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从几乎没有个人财产到个人财产的高速积累的过程。发达经济体个人财富积累已经历了数百年,而中国居民部门真正的财富积累基本上是从改革开放才开始。1978年,居民人均财富不足400元,1992年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跨过了4000元,1995年突破1万元大关,2009年突破了10万元,2019年人均居民财富达到36.6万元。
在此基础上,张晓晶总结道: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国家富强,中国的百年沧桑巨变,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为追求富强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求富求强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打破了束缚人们追求财富的观念枷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全社会创造财富的巨大热情,国民财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经济总量与财富存量衡量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为通向共同富裕迈向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最后,张晓晶所长系统归纳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走向富强的四方面重要经验:其一,独立自主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新途是中国实现后发赶超和国富民强的基本要诀。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是我们党不断从挫折中觉醒、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谛。其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国家富强归根到底要落实到人民富裕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其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其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前进方向。
供稿:银行研究室 张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