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消息,由我所主办的第105期《金融论坛》于9月6日举行,本期论坛由财政部国库司韦士歌博士以“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基本原理、国际做法与中国探讨”为主题做精彩演讲。
在演讲中,韦士歌博士向与会者介绍了国库现金管理的国际经验、流量预测、市场操作及中国国库现金管理的相关问题。
韦士歌博士指出,国库现金管理在美国的产生与发展,还有着更为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背景。开展国库现金管理,首先是削减债务规模、控制财政收支、降低政府成本的重要举措之一。其次,是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管理及企业化政府等新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与应用的具体体现。第三,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各国政府提出加强管理、提高效率的客观要求之一。第四,是西方发达国家认可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和现金的机会成本并将其应用于财政管理实践的直接结果。第五,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的不断完善,使财政资金的集中管理成为可能,为有效管理国库现金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韦士歌博士认为,从本质上讲,国库现金管理是预算执行阶段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与有效的重要管理活动,是预算编制完成后有效控制财政收支的主要手段。从管理者角度考虑,财政部门理所当然地成为国库现金管理的主体,但需要中央银行的协调与配合。财政资金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国库账户中并通过银行体系与货币市场运作,是市场经济较为发达及金融体系较为完善的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中央银行并不是国库,它只是代理部分国库业务的管理机构。有效控制财政收支,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规范与有效,是财政职能的集中体现,中央银行不应、也无力履行这些职能。
韦士歌博士强调,在国库现金管理中,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具有不同的地位与作用。首先要保证国库现金的安全性,其次要保证较高的流动性,最后是尽可能地争取盈利性。政府没有追求最大利润的可能性及内在动机,但应讲求效益与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在日常管理与具体操作中,保证国库现金的流动性,是国库现金管理的核心与化解“三性”矛盾的焦点。从这个角度考虑,国库现金管理不应片面地理解为资产管理或者负债管理,而应采用平衡的资产-负债管理策略。
本期论坛由我所副所长王国刚教授主持,来自院内外的40余位学者出席了本期论坛,并与演讲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霍冉冉供稿;赵培德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