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举办了第403期《金融论坛》。本期论坛邀请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光金融学与经济学讲席教授、副院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就《数字金融创新与监管》话题作专题报告。论坛由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研究员主持,所内全体研究人员、在站博士后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人员参加了本次论坛。
首先,黄益平教授简要总结了中国金融改革的成绩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中国的金融改革与发展从一家机构出现,现在已经建构成一个庞大的金融部门。他提出过去中国金融体系存在四个基本特征:“规模大、管制多、监管弱、银行主导”。通过构建金融抑制指数,黄益平教授发现中国政府一直保持了对金融领域的干预,但政府干预的经济效应需要辩证的看待。金融抑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动态的,在改革开放早期,中国缺乏健全的市场机制和完善的监管框架,政府对金融系统的适度干预是有利的;而进入21世纪后,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跟进,政府干预降低金融效率从而展现出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尤其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过程中,过去的金融体系很难有力地支撑创新发展,导致近些年来中国金融效率下降、金融风险上升。这种负面影响集中体现在金融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市场对金融服务的真实需求得不到正规金融机构的满足,这也是过去十年来非正规金融交易(包括影子银行、数字金融和民间借贷等)此起彼伏的重要原因。
数字金融,即利用包括大科技平台、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创新金融产品、商业模式、技术应用和业务流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金融部门的结构性供给不足,推动了中国普惠金融服务的发展。除了正规金融服务供给不足,数字金融的发展还得益于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监管部门相对容忍的态度。黄益平教授谈到,数字金融的讨论在国外集中于区块链技术、跨境支付等金融基础设施,在国内则聚焦于大科技信贷、数字保险、移动支付等金融普惠,从学者聚焦的领域方向可以看出中国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痛点就是普惠问题。根据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在2011年仅在东部沿海的个别地区有较高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在2020年全国数字金融最发达的地区依然在东部沿海,但是中西部地区迅速跟上,全国各地区的差异明显缩小。经验证据表明,数字金融在中国是一个普惠的过程。
数字技术帮助数字金融实现“三升两降”:扩大规模、提高效率、改善体验、降低成本、控制风险。其中,核心机制是解决信息不对称交易中的信任问题。黄益平教授以大科技信贷举例讨论了数字金融的重要创新。大科技信用风险管理主要依靠大科技平台、大数据风控两大支柱。大科技平台一方面解决了传统金融机构获客难的问题,利用平台自身的优势能够更有效率地发现目标客户;另一方面平台上积累了客户的数字足迹,这种大数据能够实时监测用户行为并支持大数据风控。此外,大科技平台通过生态系统建设增加了客户违约的成本,对客户的履约行为进行了约束,服务于还款管理。大数据风控相较于传统风控有两个方面的优势,第一是信息优势,大科技平台获得的数据维度更高,除了传统的风控数据,大科技平台还可以获得用户消费、社交等非传统数据;第二是模型优势,大科技风控引入了更为复杂的机器学习模型,这些模型有助于捕捉不同变量之间的非线性效应,相比于传统线性模型可以更准确的刻画用户的违约特征。因而,大数据风控模型相较于传统银行风控模型能够更好地管控放贷风险。对此,黄益平教授也特别说明,大数据风控的效果在中小微企业的服务中表现更为突出,对大型企业、大额资金放贷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的讨论。
数字金融创新在微观上的应用发展,也展现出了一定的宏观效应。黄益平教授研究发现,大科技信贷主要受客户个体相关特征变量的驱动,对房价变动、GDP变动不敏感。而传统的银行抵押贷款受房价驱动,银行信用贷款受房价和GDP驱动。这预示着当数据替代了抵押品,传统的“金融加速器”效应减弱,金融的稳定性增强,金融运行机制可能会发生改变,进而宏观经济的稳定性也会发生变化。在另一研究中,黄益平教授发现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了全国市场的融合。如果一个产品有线上销售,全国线下渠道的价格统一性很高,反之没有线上销售,全国线下渠道的价格差异性很大。电商的发展通过市场整合和信号机制,将全国的市场紧密的融合在一起,降低了CPI的波动性,也让宏观经济变得更加稳定。
最后,数字金融的发展改进了中国金融体系的效率,也对当前金融监管体系造成了一定的挑战。黄益平教授认为所有的金融交易都应该得到监管,数字金融也不例外。P2P的兴起与灭亡带来了一条重要经验:容忍的态度不应成为造成监管空白或者监管套利的根源,监管应对所有金融交易全覆盖、一视同仁。监管或许不能领先于金融创新,但具体金融业务推出之后,监管要迅速跟上。否则数字金融“传播广、速度快、复合度高”的风险特征可能会引发金融风险。他提出“监管沙盒”或许是平衡创新与稳定的一个有效手段,但当前的试点工作仍有众多问题待解决,如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大数据应用与个人隐私保护、大科技平台的效率和垄断。
张晓晶所长最后对本次论坛做了简单总结。他认为黄益平教授的演讲,不仅是数字金融实践的前沿问题,也是学术研究讨论的前沿领域。互动环节中,在场参会人员踊跃提问和讨论。胡滨书记就“监管沙盒”的作用与黄老师进行讨论,胡滨书记认为中国的监管沙盒是自下而上推动的,缺少顶层协调机制在中国目前分业监管的框架下,并不能发挥我们所期望的防控金融风险、与监管机构有效互动的作用。张明副所长对数字金融创新的宏观含义表达了兴趣,认为数字金融是否也会带来宏观不稳定。黄老师对此表示认可,并提出他最关心智能投顾所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以及其导致的宏观不稳定。尹振涛主任就“替代数据”问题与黄老师交换了看法,黄老师对大数据共享持保留态度。他认为不同的机构应根据自己的业务模式和擅长方式进行选择,每一家的数据都是不一样的,利用大数据进行应用的方式也不同,具体的细节只有在特定机构内从事研究工作的人才能搞懂。不同机构应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开展业务,不盲目追从大数据。
黄益平教授精彩的学术分享和互动讨论之后,本次金融论坛圆满落幕。会后,与会人员依然络绎不绝的跟黄教授进行请教和讨论。
(供稿:综合研究部 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