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发展普惠金融,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为我国小微企业、农民、低收入城镇居民等弱势群体做好金融服务工作、让现代化金融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更多群体而实施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对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处理好“普”、“惠”和商业可持续之间的关系,驱动普惠金融提质增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提出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普惠金融以服务亿万人民群众为己任,体现了金融公平的理念。普惠金融建立在共同富裕、大同和谐文化底蕴的基础之上,与共同富裕目标高度一致。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了我国的普惠金融不只是一项常规的金融活动,还内涵着一种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当然,普惠金融不是“只普不惠”或“只惠不普”,其既要做到又“普”又“惠”还兼顾商业可持续性。但是,普惠金融业务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盈利小等特点,导致商业可持续性与社会大众金融可获得性存在一定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大因素。因此,只有处理好“普”、“惠”和商业可持续之间的关系,并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才能驱动普惠金融提质增效,并践行好“以人民为中心”的金融使命。对此,一方面,要精准定位,多措并举地让特殊群体跨越“金融鸿沟”从而更方便地获得金融服务,实现信贷投放以“量”增带动“面”扩和“价”降;另一方面,应加强技术攻关,打通普惠金融信贷业务中存在的堵点,帮助金融机构“提质”和“降本”,为商业可持续性汲取动力。
第二,强化国民金融教育,夯实发展普惠金融的基石。提高国民金融素养,既是推动社会大众更好享受普惠金融发展成果的客观要求,也是防范金融领域重大风险的重要保障。一直以来,为提高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金融知识普及和消费者教育活动,扩大教育宣传覆盖面和提高金融知识的渗透率。特别是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的发布实施以来,社会大众的金融素养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央行发布的《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21)》显示,全国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指数为66.81,比2019年相比提高了2.04,在全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然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形势,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社会公众仍然存在着信用观念淡薄、风险意识不足等诸多问题,我国国民金融素养与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四小龙”国家的居民的金融素养存在很大差距。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这一重大战略部署,不仅对提高人民的金融素养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也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注入强大动力。因此,只有持续强化金融教育才能提升国民金融素养水平,才能统筹普惠金融发展和金融风险应对,才能在保障金融消费者根本利益的同时确保金融稳定安全。
第三,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新发展阶段下,普惠金融不仅要高度关注金融供给市场体系是否能与需求侧的升级和变革相匹配,还要高度关注金融供给产品和服务是否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要有效牵引金融供给与市场需求,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事实上,在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形成银行业金融机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机制,形成“想干、敢干、实干”的金融生态。从“敢贷”来看,要充分激发银行机构内生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针对风险大、收益低的普惠型信贷业务,要尽快完善尽职免责机制,强化贷前、贷中和贷后的风险识别、预警和处置,以此疏通银行“惧贷”“惜贷”的堵点和痛点;从“愿贷”来看,要建立差异化的考核机制,一方面,在监管层面,可以考虑提高信用贷款、“首贷户”、新市民和专精特新企业等指标的考核权重,提高银行主动服务小微企业和农村居民的意愿;另一方面,在银行层面,要建立普惠金融专项营销费用补贴和奖励,激发员工“愿贷”的主观能动性;从“能贷”来看,要持续增加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制造业等领域内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增加对农村居民、灵活就业人群等群体的信贷供给,以此夯实银行机构能贷的基础;从“会贷”来看,银行要结合地方企业特色、生命周期、交易场景和融资需求,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精准挖掘并响应小微企业和弱势群体日益增长变化的金融需求,持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形成特色化模式,以此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会贷”水平。
四是强化数字技术运用,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向善效应。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兴数字技术爆发式的突破与规模性的普及,以蚂蚁金服等借贷平台为代表的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兴起,并成为解决小微企业和弱势群体的融资难的主要引擎。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事实上,数字普惠金融不仅具有可获得性、可负担性、全面性,还具有商业可持续性的特点,满足了“普惠”和“商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借助数字技术,银行业金融机构不仅可以完全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使偏远地区的弱势群体能平等享受金融产品和服务,还能准确获取更多客户的“软信息”,并开发出与客户需求更为匹配的金融产品或服务。但是,由于城乡“数字鸿沟”和风险外溢的存在,农村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数字化建设已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痛点和难点。因此,要加大我国农村、西部等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强化地区、城乡之间的互联互通,弥合普惠金融的“数字鸿沟”,加强金融科技平台治理,坚持规范金融科技监管和促进发展并重,维护金融科技领域的公平公正,守住不发生金融科技风险的底线,稳步推进数字普惠金融良性发展,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向善效应。
五是提升民生治理效能,增进金融福祉。提升民生治理效能既是发展普惠金融的关键一环,也是未来金融经济工作的重点发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普惠金融,目的就是要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全面贯彻党中央确立的方针政策,统筹做好各项保障和改善民生工程,增进金融福祉,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做好提升民生治理效能工作,增进金融福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既不能等、也不能拖,更不能操之过急。为此,要循序渐进平稳有序地围绕公共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社会服务、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优抚安置、残疾人服务等领域,从普惠金融角度补短板、解难题、兜底线,努力提升金融增进民生福祉的质量和水平,才能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在创业、就业、住房、医疗、养老和教育等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才能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才能使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六是筑牢风险底线,护航普惠金融可持续性发展之路。作为三大攻坚战之首,“防风险”是习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的一大理论创新成果,是护航普惠金融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途径。尽管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没有爆发过重大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但在过去某段时间里,金融业为追逐所谓的“热钱”,忘记了立业初心,形成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金融风险事件,如地方隐形债务、非法集资、乱搞同业、乱加杠杆、乱做表外业务、过度发展房地产等,这些风险事件不仅具有非常突出的风险点,而且传染性和外溢性很强,如果不引起足够重视,可能就会步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事件的后尘,甚至爆发金融危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这些重要判断,正是党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具有极强风险意识的直接体现。筑牢业务经营、风险合规和审计监督“三道防线”,紧盯重点风险和薄弱环节,并用经济规律为普惠金融精准把脉,循因开方,才能防患于未然,才能护航普惠金融可持续性发展。
七是完善普惠金融的政策保障,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同频共振。普惠金融具有天然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如果完全依靠市场力量发展普惠金融,难以有效达到金融成本可负担和商业可持续等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普惠金融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战略目标的一大实现途径,而助力共同富裕又是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升级和归宿。将充分发挥市场对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对普惠金融的支持作用有机结合,积极做好普惠金融支持巩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效接续,抓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设计符合“三农”发展的特点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持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质量和能力,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和城乡三次产业融合,促进形成能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广维度地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才能使普惠金融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支持乡村振兴和助力共同富裕之间的同频共振。
(供稿:金融所第三党支部 张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