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金融发展历程
党领导下的金融工作历经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各个历史阶段。在每一个时期,金融工作都面临着特定的目标和任务,并因此有着相应的内容、形式和重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8年)的金融工作主要服务于革命与战争的需要。一方面为根据地工农业生产提供金融支持,包括独立发行法定货币并建立自有的金融系统,另一方面致力于为革命战争筹措军费、提供资金保障。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7年)的金融工作主要是维护币值稳定,打击金融投机,改造旧有金融体系与金融机构,为社会主义生产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促进国民经济平稳恢复。基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系,金融业务也呈现出高度集中的“大一统”特征,并且与财政工作高度融合,几乎完全由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主导主要承担财政拨款和政府“现金出纳”的功能。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11年)的金融工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1978-2003年)的金融工作内嵌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主线在于推动金融体制的市场化转型,回归金融的本质属性,发挥金融配置资源的功能。这一时期建立了中央银行制度和多层次的商业银行体系,并积极发展证券、保险等不同功能的金融机构。同时,这一时期也是由大一统的金融体系向分业经营体系过渡的阶段,随着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的逐步成立,金融监管步入法治化阶段,相关法律制度体系逐步确立。21世纪初到全球金融危机后期(2004-2011年)的金融工作重点在于加速金融改革开放进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提升金融竞争力,主要包括推进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创新、完善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完善金融法律框架和金融监管体制,稳妥扩大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对外开放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12年至今)后,金融工作聚焦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党中央对新时期的金融工作不断进行探索,全面总结国内国际金融实践经验教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金融深化已达到较高水平,多元化金融组织机构体系已初步成型,金融监管改革稳步推进,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普惠金融发展迈上新台阶,金融科技发展呈现新亮点,金融市场双向开放达到新高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金融工作的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金融工作能够取得巨大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高屋建瓴地认识金融的本质属性,以及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准确把握不同时期金融工作的核心命题和基本矛盾,为金融改革与发展提供正确的指引,并通过有效的体制机制将指导思想落实为金融工作的实践。
一是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百年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有远大理想追求、有科学理论引领、有选贤任能机制、有严明纪律规矩、有自我革命精神、有强大领导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在历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中国都能够化险为夷根本原因就是坚持党对金融工作中的集中统一领导。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奋力夺取金融事业新的胜利。
二是将“人民至上”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究其根本,就在于始终把人民作为“源”和“本”。检验金融工作的成效,最终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就是上述思想的集中体现。党领导下的金融工作始终坚守金融功能本源,着力解决金融“脱实向虚”自我空转、自我循环的问题,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为金融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去谋划和推动。首先,立足中国实际,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把金融资源更多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其次,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金融服务;最后,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严厉打击资金空转套利行为和伪金融创新产品,并利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引导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三是将金融上升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军事实力的竞争,也是制度的竞争。金融竞争力不仅反映了一国经济与金融体系的发展水平和健康程度,还体现了人们对于国家长期发展前景的预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金融作为经世济民和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的开展和国家战略的实施,致力于解决党和国家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难题。
四是坚持自我革命与开拓创新,不断深化金融改革。中国共产党具有与时俱进和自我革新的品质,重视金融改革与理论创新,使金融积极适应并引领经济改革与开放。一是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和要素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市场结构,减少不必要的政府干预,渐进放开外资准入限制,形成市场化竞争机制;二是创新金融供给,补齐金融供给短板支持普惠金融、绿色金融、金融科技的发展,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坚定金融对外开放,坚持“以我为主、循序渐进、安全可控、竞争合作、互利共赢”的方针,全方位、多层次、灵活务实地开展金融对外交流与合作。
五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统筹金融发展与安全。“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在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金融发展和金融安全的辩证关系,把金融发展作为金融安全的基础和保障,把金融安全作为金融发展的条件和前提。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坚决治理金融乱象,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和健全金融法治,及时出台以资管新规为代表的监管规章,消除监管空白与监管套利;通过强化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和穿透性,实现所有金融活动监管全覆盖;加强监管的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国务院金融稳定与发展委员会的职能,强化监管问责,协调金融政策与相关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提高政府宏观调控效率,积极应对国内国际风险共振,实现防风险与稳增长的双目标。
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展望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金融工作在百年历程中取得了辉煌成就,而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国内与国际经济社会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全球气候变暖、人口结构变化、IT技术与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疫情冲击的长期化、反全球化思潮、人民对于收入分配的关注和共同富裕的渴望,所有这些问题都具有鲜明的金融含义,也给我国的金融发展提出了重大的挑战。回顾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历程,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能够有效地应对上述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和自我革新的品质、坚强的领导力和强大的执行力将是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我国金融体系参与国际竞争并为全球治理做出重要贡献的有力保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努力实现金融体系现代化,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方向,对金融体系进行结构性调整,大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金融支持创新的政策,提高金融科技水平,构建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有效支撑的大国金融体系,建设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金融强国。
文章节选自《经济研究》2021年第12期中“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总结中思考推进中国经济学‘三大体系’建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的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