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爆发的金融危机,从20世纪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1997-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无一例外地表现为债务危机及相关市场风险。在反思历次危机之后,各国充分意识到应该通过政府债务管理及发展债券市场来化解和应对金融风险。
应该说,一个高流动性、功能完善的债券市场,在改善金融市场结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供多元化投资渠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宏观政策调整或资产泡沫破灭导致银行放贷能力下降时,作为银行体系和股票市场之外的有效融资渠道,具备高流动性的债券市场将能够为企业提供高效率的投融资渠道,通过分散及减少信贷及流动性风险来提高微观经济效益,有助于减轻信贷紧缩对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并降低金融危机爆发的风险。
近年来,我国政府决策层和主管部门对债券市场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2004年2月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作为一份指导资本市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中专门强调要积极稳妥发展债券市场。十七大报告同样指出,要大力发展各种债券市场,探索多种债券融资方式,扩大债权融资的规模,建立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可以说,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已成为当前中国金融发展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和面临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对债券市场发展思路与路径进行系统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借鉴国际经验,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基本目标应该是建立“统一高效、分层有序、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完善的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
今后应完善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主体、交易所市场为补充的市场协调发展格局,积极引导和推动市场创新,发展多种融资方式,完善市场定价交易机制,适时进行私募债券发行创新,完善清算结算、信用评级、信用担保等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和监管框架、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配合、建立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的定价机制与风控机制、发展市政债以建立地方政府融资市场化的路径、培育机构投资者等方面促进债券市场的创新与发展。
同时在债券市场发展的过程中积极防范金融风险,包括衍生工具定价机制的完善,针对目前市场投资需求和风险偏好同质化的倾向,逐步实现发债主体和机构投资者的多元化,以避免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为金融体系提供流动性和风险管理工具,为投资者提高收益稳定的投资工具和市场定价基准。
进一步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积极推动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稳步发展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积极参与亚洲债券市场的各项发展进程,将亚洲债券市场与货币、汇率政策协调相结合,使中国债券市场成为亚洲金融市场的核心力量。
另外,应逐步建立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监管体系与协调机制,有效发挥政府和市场参与者的作用,为债券市场发展创新及金融稳定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值得关注的是,由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编写的《中国债券市场发展与创新》一书近期出版。该书对“十二五”时期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的系统探讨,从债券市场制度框架、债券市场机制与投资者结构、债券市场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管理、债券市场创新等不同角度构建了债券市场发展的思路框架;重点探讨了债券市场定价、信用评级与信息披露、债券市场担保体系、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构想、债券市场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债券市场自律管理、债券回购市场、浮动利率债券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及定价、市政债市场发展的措施、高收益债券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推动力、国外企业债券发行制度及借鉴等问题。该书对于债券市场的长远发展进行了战略性的思考和前瞻性的规划,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