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融危机频繁爆发深化了政策制定者、监管层、市场面及学界对资本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的认识。应该说,从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90年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直到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美债危机,充分说明合理的政府债务规模和风险管理策略对于政府积极面对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金融市场及汇率的稳定乃至经济的快速复苏至关重要。
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被称为双重危机——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其实质是银行危机,主要原因在于银行资产和负债存在严重的期限不匹配和货币不匹配。在危机中亚洲许多国家的银行体系受到严重冲击。在反思金融体系和金融结构缺陷的过程中,理论界和债务管理当局开始认识到债券市场发展的落后是一些国家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这些国家缺乏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而严重依赖银行,致使这些国家的经济随着银行业的瘫痪而崩溃。香港金融管理局指出,债券市场的发展完善,能带来很多宏观与微观经济效益,通过分散及减少信贷及流动性资金风险来提高微观经济效益,提高企业治理标准及更有效的风险定价,并带来宏观经济的成效,就是减少金融危机爆发的几率,并抑制金融危机一旦发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基于此,大多数亚洲国家在危机之后都迅速发展债券市场,以降低金融体系过分依赖银行的风险。这尤其以没有财政赤字的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地区为典型。而中国大陆则从1998年实施以增发国债刺激增长为主要特点的积极财政政策,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金融风险,上述例子充分说明债券市场发展对金融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而2008年以来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美国财政“悬崖问题”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连锁反应,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复苏充满了不确定性。
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的挑战,如何建立债券市场发展与金融稳定的传递机制,如何从全球视角考量政府债务管理,以及如何进行风险预警,这样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
中国的金融改革作为经济改革的重要部分,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与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类似,中国致力于金融稳定,并在改革全球金融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业“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积极发展债券市场,为债市发展打开巨大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债市问题引发监管风暴,这也引起市场各方对债市未来如何治理和制度改革等问题的讨论。而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提出要“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作为社会融资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为推动国内金融市场发展和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三中全会对金融改革进行了方向性的重要指引,利率市场化、基准、国债收益率曲线、地方政府债等问题再次成为重点,值得深入探讨。
作为直接融资体系的重要部分,无论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资本市场的多层次建设、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等角度,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都需要债券市场的大力支撑。如何为地方经济提供市场化保障,如何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平台,城镇化的进程需要债券市场的有力支持,如何推进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如何进行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与风险防范值得深入探讨。未来政策层面、监管层面、投资层面、市场层面、法律等层面还需在对如何推动市场的发展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目前,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应不断完善市场基准,通过债券市场推动投融资机制完善,扩大资本市场服务民营企业和实体经济的范围,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创新性工具。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如何将投融资责任更多地从中央政府转移至地方政府,强化地方政府预算管理,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公共服务部门和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利用地方政府债券市场融资等。而完善风险管理与对冲工具、降低系统性风险、提高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稳定协调发展等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探讨。
随着中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推进债券市场国际化的进程,同时在市场开放过程中应完善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和各项制度,将债券市场与财政、货币与汇率政策相结合,稳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利率市场化以及资本账户渐进式开放。根据宏观经济状况、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变动、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资金供求的变化,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和汇率态势等多方面因素,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稳步提升全球的机构投资者对中国债券市场的信心,使中国债券市场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