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5日的巴西峰会上,金砖五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通过了《福塔莱萨宣言》,期盼已久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NDB)(以下简称“金砖银行”)得以正式宣告成立,并建立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基金(CRA)。金砖银行的成立得到了各方关注,被认为是国际金融与经济合作的重要突破。
金砖银行成立正逢其时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倡议源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和伦敦经济学院教授斯特恩勋爵(Nicholas Stern)的一份研究报告。他们认为,目前新兴市场国家一方面存在较大的投资需求,另一方面又存在大量可以调动的闲置资金。为此,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需要建立一个金融机构,以有效利用新兴市场国家的资金满足其日益增长的投资需求。而这一背景在金砖银行的职能中得到明确,即旨在为金砖国家、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筹集资金,作为在全球增长和发展领域中现有多边和区域金融机构的补充。
1.不断增长的综合国力是金砖银行成立的前提
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快速稳定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金砖国家在世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不断提高。金砖国家占有全球国土面积的29.6%,占世界总人口的42.8%,GDP约占全球总量的21%,贸易总额占全球15%,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随着金砖五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潜力巨大的内需将得以扩大,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投融资需求。
2.降低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是金砖银行成立的重要原因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对出口导向型的金砖国家冲击较大,特别是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汇率频繁波动,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币值稳定性,也给金砖国家带来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金砖银行的成立,能够推动金砖国家货币互换和国际化进程,极大地便利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减小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依赖。金砖银行无附加条件援助或贷放资金给发展中国家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降低金融危机的不利冲击,并以其高效性、针对性、灵活性的优势,在经济全球化体系下通过更为主动和创新的金融体系平台,推动金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发展。
3.谋求更大国际金融话语权是金砖银行成立的内在动力
目前,金砖国家已然成为推动国际金融合作机制建设和重塑国际金融秩序的新生力量。金砖国家通过广泛参与全球资本有效配置,优化金融监管方式和手段,谋求更大的国际金融话语权,其国际投资的地域产业分布、资产种类、辐射影响正逐步扩大,对全球经济企稳回升也发挥着日益强大的作用。
金砖银行带来的机遇
1.为发展中国家的基础建设提供投融资平台
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是众多新兴市场经济体共同的长期迫切愿望,尤其在2011年下半年以来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增长率大面积失速的背景下,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更被视为启动有效需求的强有力工具。金砖银行提供不附带苛刻条件的贷款援助金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将为金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项目提供投融资平台,并作为对现有多边和区域金融机构促进全球增长和发展的有益补充,可以有效整合全球资源来提升投资拉动作用。
2.有利于金砖国家逐步建立自主的金融危机管理模式
应该说,上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90年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直到欧债危机、美债危机,说明合理的风险管理策略对于政府积极面对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金融市场及汇率的稳定乃至经济的快速复苏至关重要。构建金砖银行,无疑有助于探索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危机管理的新模式。
实际上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美债危机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实施促进金融机构重新在全球配置风险资产,中长期资本流向也由发达国家更多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经济体,发达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造成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幅度加大,使高度参与大宗商品贸易的金砖国家在货币政策调控方面增加了难度。而随着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企稳,美国逐渐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资本回流到发达市场,新兴市场将面临资本流出和本币贬值的压力。历史上曾经历资本流出而陷入过货币危机的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等国更需要对资本的流出提高警惕。而金砖银行应急储备资金的成立,可以有效完善金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风险管理和危机处理机制。
金砖国家建立的应急储备安排是对现行国际金融体系不足的必要和有益补充。目前该应急储备安排分流动性工具和预防性工具两种,前者为短期国际收支压力提供支持,后者为潜在的这类压力承诺提供支持。未来,当金砖国家面临资产泡沫破灭、资本大量外逃、汇率频繁波动和债务危机等冲击时,应急储备基金将借助其反应迅速的能力,对债务国家提供资金支持,有效缓解金砖各国的短期流动性压力,同时保持汇率的稳定,避免国际收支出现恶化,及时化解潜在的金融危机。与IMF逐渐弱化的全球金融稳定器功能相比,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以及未来的应急储备基金无疑将为全球金融安全网增加了新的层次,对促进金砖国家和全球金融稳定具有里程牌的意义。可以预见,应急储备安排未来将朝着建设自身监测和谨慎性贷款机制的方向发展,摆脱对IMF监测机制的依赖,其独立性和影响力也必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3.促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在当今的国际金融体系中,美元、欧元和日元是三大主要国际货币,其中美元处于垄断地位,这种西方单极货币主导世界金融体系的局面如果不打破,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就不能得到切实的维护,长期来看将阻碍全球经济的合作与发展。因此,金砖银行的成立符合金砖国家应有世界影响力的要求,不仅能有效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国际金融话语权,还能促进国际金融机构积极主动进行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改革。
同时,选择何种货币来充当金砖银行提供经济援助和资金贷款的媒介将深刻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的格局。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元是最主要的国际硬通货,世界上的区域性和国际性机构都是使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客观来看,与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相比,人民币仍然处于国际化的起始阶段。对于新成立的金砖银行,如果采用人民币作为金砖国家之间的交易媒介,同时,通过国际贸易本币结算、货币互换、人民币贷款、发行金砖债券、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等手段适时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挑战美元独霸国际金融体系的局面,从而促进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最终维护金砖国家的整体利益。
4.推动金融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受发达国家经济疲软和国际资本市场大幅震荡的冲击,金砖国家经济、金融领域面临许多相似的问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加强金融合作的诉求日益凸显。
在2012年三亚峰会上,金砖国家成员国共同签署了《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金融合作框架协议》,明确提出稳步扩大本币结算和贷款业务规模,加强重要项目投融资合作,开展资本市场合作和信息交流。金砖银行的成立无疑推动金融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包括在本币资金跨境,推进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及多双边金融监管的合作等方面。其中稳步实现资本账户开放,有利于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促进投资货币、区域和资产的多元化。同时大力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可以优化各国的金融体系,通过分散及降低信贷及流动性风险来提高经济效益,降低金融危机爆发的几率,使区域内资金达到有效配置,也可以拓宽各国外汇储备的投资渠道,降低对美国金融市场的依赖。
考虑到金砖银行关注于关系重大民生的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融资业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效而可靠的中长期金融支持,各国金融机构在海外投资的进程中如何实现合作共赢值得深入探讨。
5.为金砖国家外汇储备管理提供战略性方向
金砖银行的成立可以为成员国更好地管理外汇储备提供战略性方向。目前,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都处在全球外汇储备国排名的前十位,一直以来,发展中国家巨额外汇储备主要用于购买收益率不高的美国国债,在美债悬崖风险中饱受冲击。成立金砖银行后,金砖国家可以减少美元资产和美国债券投资,转向相互之间的股权投资和产业投资,有利于建立多元化的投资组合结构,在债券市场、资本市场、大宗商品、直接投资、资源等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这一外汇储备方向性的调整不仅可以提高其投资收益率,还可以为全球经济再平衡作出贡献。
面临的挑战
值得关注的是,金砖国家面临的国际发展环境还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经济疲软和国际资本市场大幅震荡的负面影响导致外需的不确定性,而欧洲银行“去杠杆化”也加大金砖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和金融市场的脆弱性。目前争议较多的是一旦前期在信贷和房地产领域累积的泡沫突然破裂,金砖国家是否会面临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另外,金砖国家也有各自需要应对的挑战,如财政赤字、债务增加、本币升值、跨境金融资本监管难题、全球贸易战升级、跨国公司投资战略调整,这些问题都可能对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稳定造成影响,而金砖国家又处于更深层次的经济结构性不平衡,增长模式转型、资本开放度、金融监管能力、经济结构、基础设施、金融市场功能、新兴金融中心、金融服务都亟待完善。各国之间金融合作要求同存异,应对共同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推进金融合作深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