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储备2012年底已达3.31万亿美元。高额的外汇储备虽然有助于支持国家信用,防范国际收支波动,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对中国基础货币的控制构成了巨大压力,削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同时,外汇储备结构不合理,持有美国国债比例过高,导致外汇储备价值与流动性受制于美国货币政策。
与高额外汇储备相对应的,则是物资战略储备的不足。目前中国在国际资源市场上缺乏定价权,不仅使中国的产业部门乃至宏观经济受制于国际资源价格的波动,而且也威胁到国家经济安全。
上述问题的一个共同根源,在于人民币目前还不是国际货币,面对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长期以来形成的强势地位,同时也基于中国金融体系较为封闭这一客观事实,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路径是面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外汇储备运用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模式创新,在贸易项目保持对多数国家顺差的前提下,通过以人民币为载体的对外借贷、资本输出和援助,将人民币推向世界。
外汇储备运用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核心思路应该是:在扩大内需,改变出口导向增长方式的同时,通过国内金融体系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提高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降低在对外贸易、跨境投资与外汇储备管理方面对美元的依赖程度。
因此,中国的国际金融战略由近及远可分为三个层次:人民币国际化、区域货币合作与国际货币体系重建。在这三个层次之中,人民币国际化是近期内中国应重点推进的领域。而外汇储备的有效运用是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基于国家战略的金融国际化战略的模式创新,可以外汇储备的运用为抓手,建立外汇转融通机制和外汇储备运用的新渠道。具体有如下方式:
外储注资金融机构。可以采取财政注资、外汇储备管理局直接注资和通过其他国家投资平台注资等方式操作。
发行定向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中投公司或其他政府投资平台发行一定数量的外币定值债券,利率参照同期美国国债利率及债务规模与期限协商确定,所获资金定向使用,也可自由支配。
委托贷款。外汇储备管理当局或政府投资平台与商业银行签订委托贷款协议,前者提供资金,由后者办理相应的外汇贷款业务并收取代理费。委托贷款模式主要适用于由政府主导的具有高度战略性与政策性的海外投资项目。建议决策层考虑再成立一家类似汇金的公司,与直接在海外市场投资的中投公司相反,由这家公司充当投资平台,在央企或国有金融机构的海外投资计划中筛选合适的项目,在央企或国有金融机构负债率较高或实力不足的情况下直接将外储作为资本金注入从而获得股权。
在通过外汇储备转融通渠道获得资金之后,中国的金融机构就可通过多种方式运用外汇储备。
首先,目前国际上与中国合作建立双边和多边投资基金的愿望十分强烈,中国金融机构可以探索采用“项目贷款+股权投资”模式支持企业在外的政策性外汇项目,但此类项目模式资金需求量很大。因此,建议央行在运用外储委托贷款的同时,开展委托投资业务,参与政策性外汇投资项目。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从外储获得长期借款并委托机构旗下的金融投资公司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国家批准、外储管理局认可的政策性项目。
其次,中国金融机构向特定国家发放人民币贷款,接受国运用贷款购买中国产品。由于中国对外人民币贸易融资对象大多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体,所以需要通过政府建立相应风险防范机制以保证这类金融活动的持续展开。再次,将生产能力转移到更具比较优势或者具有市场需求的发展中国家,是解决产能过剩的一个有效途径。在这一模式下,中国金融机构向特定国家发放贷款,接受国运用贷款向中国企业购买配套设备。如果贷款以人民币发放,那么它还兼有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效果。
最后,维护中国的能源与资源安全是外汇储备运用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能源矿产国际合作的项目中,除了运用外汇储备购买战略性资源以外,如果加以适当的金融安排,如采用人民币进行贷款,进口中国的加工设备,还可实现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和扩大出口等多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