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银行业特别是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已经讲了好几年了,政府也确实采取了一些措施希望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有所降低,如14000亿元不良贷款的债转股;国家财政注入2700亿元资本金;设立银监局给四大国有银行下达降低不良资产的硬指标,如年内不良资产率下降3-4%,不良资产余额下降700-800亿元;全面推行贷款的五级分类等。
事实上,国内商业银行不论是出于何种动机,在降低不良资产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如制定严格的信贷管理制度、信贷业务的完全程序化、规定降低不良贷款率的指标等。至少从帐面上看所取得的成绩斐然。据银监会的统计,到2003年6月底,四大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0070亿元,比年初减少81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2.9%,比年初下降4.02%;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期1967亿元,比年初减少5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9.34%,比年初下降3.51%。但是这些成绩的取得并非建立在完全改善国有银行运作机制、改善国有银行治理结构基础上的,而是采取加大贷款总量,扩大分母,带有稀释的因素,甚至于通过票据贴现空转对倒做大分母,从而来降低不良贷款率等非市场的手段达成的。如果这样,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理念或运作机制根本上无法改善,而中国经济上一旦出现增长放缓,新的巨大的不良贷款又会暴露出来了。
我们可以看到,今年1-9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351亿元,同比增长30.5%,比去年同期加快8.7%。而这些投资基本上集中投向少数几个行业,如房地产开发投资,今年1-7月,全国有11个省份房地产投资增速超过50%,35个大中城市有10个房地产投资增速超过70%。还有汽车、建材、钢铁、有色金属、纺织业等少数几个行业集中。比如,2003年1-5月,机械、电子和纺织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分别达到73.5%、59%和625.6%。
伴随着投资的高速增长的是国有银行信贷超常规增长。2003年8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本外币余额16.31万亿元,同比增长23.9%,增幅比年初高5.5个百分点,创1996年8月以来最高纪录。前8个月各项贷款累计23253亿元,同比多增加12197亿元。如果以此增长速度,2003年的新增贷款将达3.6万亿元。而在今后的五年内,这部分贷款中可能会有不少成为不良贷款;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4万亿元,同比增长20.7%,增幅比上年同期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7.9万亿元,增长18.5%;流通中现金(M0)余额1.8万亿元,增长12.8%。这些数据都表明贷款的超高速增长。
而且今年超高速增长的银行贷款还表现为“贷大、贷长、贷垄断”的新特征。所谓的“贷大”,就是贷款向大企业、大城市、大项目(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市政建设及房地产项目)集中;所谓“贷长”,就是贷款由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向中长期贷款集中;所谓的“贷垄断”,就是专门贷款给国家垄断性行业(如公路、铁路、电力、电信等)。
据上海银监局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2年年底,上海贷款超过亿元的客户为1300多家,拥有近6000亿元的贷款额,占整个贷款企业数量5%的大企业,贷走了当地超过60%的贷款。宁波银行部门的数据也显示,截止今年9月底,贷款余额在5000万元以上,并在3家以上银行发生贷款的企业一共有309家,发生贷款业务8519笔,金额670亿元。而同期宁波的银行贷款余额为1676亿元,注册登记的企业数量近9万家。也就是说,0.3%的企业拥有贷款总额的近40%。
而且还有数据表明,自1998年以来,银行对政府的贷款(包括持有政府发行的债券)每年上升61.6%,而每年对于企业的贷款仅上升10.4%。另外,对企业贷款在总贷款当中所占的比率也从1997年的85%下降到2001年的72%。特别是今年以来大量的银行贷款进入以地方政府推动的机场、铁路、公路、桥梁、电信和电力等基础设施,进入了参与政府发起的工程公司及参与基础设施类的工程的大型国企。也就是说,近期的信贷超增长完全是政府支出增长驱动的。
而现在这种“贷大、贷长、贷垄断”的特征必然会导致银行信贷风险进一步加剧。因为,银行资金向一些大企业、高风险的行业集中,尽管在目前来看这些企业或行业效益不错,但是如果投资过剩,一些行业泡沫泛起(如房地产、汽车),那么就必然会造成大量产品过剩,产品销售不出,现金流减少,就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还贷中断。
还有,更为严重的是信贷资金向大企业集中,容易导致对大企业信贷风险审查疏忽,而手中资金过于充沛的大企业就会盲目投资、滥用贷款甚至违法挪用等问题,从而导致重复建设、国内产业结构失衡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深层次的问题。可以说,国内近年来的信贷高速增长,基本上是建立在增加政府开支、增加与政府相关的基础建设上的。而这种经济增长模式能否能够持久是相当令人质疑的。
而且,就目前的情况来说,银行信贷在支持国内投资和宏观经济活动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且这种格局在短期内都不会改变。因此,银行信贷任何紧缩都直接影响到国内投资和经济增长。而任何时候的宏观经济停滞或经济增长放缓,都会导致现有的企业出现亏损,都将导致不良贷款的恶性循环。也就说,如果银行系统激励结构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超高速的信贷增长无法维持太久,一旦出现信贷紧缩,就一定会减缓经济增长之速度,甚至于把经济推向停滞状态。而这种情况下,大量的不良贷款就会暴露出来,而银行信贷收缩与经济增长减缓就会进一步加剧,使得宏观经济更加脆弱,银行不良贷款更是上升的恶性循环。日本现在的情况就是前车之鉴。
但是,今年的信贷超高速增长,除了以上的原因外,还表现在票据市场上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业务的超常增长上。近几年以来,随着金融工具的创新,票据成了不少商业银行用来调控其存贷款规模及资产结构等多项经营指标最为重要的工具。到2002年末,全国商业票据承兑余额为704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了2055亿元,增长41.1%;贴现余额538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631亿元,增长95.5%。
今年1-6月份,全国票据市场在承接2002年高速成长的基础上,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超常规增长的势头。截止6月底,已签发的未到期商业汇票余额为期10741亿元,同比增加5072亿元,增长85.5%;票据贴现和再贴现余额8216亿元,同比增加417亿元,增长1倍;票据融资余额为9163亿元,同比增长1.1倍,上半年累计增加3396亿元(8月末为4236亿元),同比增长2582亿元,占新增贷款20%。也就是说,今年8个月来,在新增贷款中的20%是靠票据融资拉动的。
对于票据融资的超高速增长,如果为有真实贸易背景的企业融通了资金,这对解决我国信贷不足的问题,特别是中小企业信贷不足的问题,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而是票据业务的空转对倒的结果。银行票据业务的空转对倒就是指一个企业到银行贷款,然后把其贷款存入银行作保证金,开出银行承兑汇票,银票贴现,再将贴现的资金作为保证金,再开出银行承兑汇票,再将银票贴现--这种缺乏真实贸易背景的循环空转,不仅使票据承兑、贴现业务脱离实质经济而呈现出超常增长势头,而且也使得信贷成几何级数地被虚增放大。当这种票据泡沫越吹越大时,银行巨大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也就随之而来了。
那么,商业为什么热衷于票据空转对倒?一是通过赚取贴现利息和套利差,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短期内的利润增长点。特别是从2003年起利润率成了国有商业银行考核的主要指标之后,票据业务更是成了国内各商业银行及金融机构的竞争焦点。二是可收取保证金,虚增存款。而利润的高低,存款额的多少,不仅决定了各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也是银行职工完成任务、获得奖金的重要手段。三是可扩大贷款规模,压缩不良资产,掩盖资产结构风险和降低不良贷款率。目前,在商业银行资产中,票据贴现业务被视为信贷业务,计算在银行的信贷规模内。因此,各家商业银行便把通过加快贴现业务,做大分母作为实现降低不良贷款率的最有效方式。可以看到,在2002年末,四大国有银行新增贴现余额占全部金融机构新增额还是58.9%,但到2003年8月末就上升到90%。而这一时期,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及工商银行对外公布的上半年不良贷款率也分别下降了2.99%、3.33%、3.5%。在半年之内就已经完成!但是,票据泡沫早已吹起,如果处理不当,金融风险所造成的结果决不可小觑。怪不得,工行、建行对票据业务开始紧急煞车。
总之,降低不良贷款率仍然是国内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无法迈过的坎,如果仅是以帐面游戏来粉饰太平,那么银行所累积的系统性风险只会越来越大。即使这种风险在短期内不会爆发出来,但总是纸包不住火,这些风险一旦爆发出来一定会后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