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2004年宏观经济运行与货币政策(郭金龙等;12月14日)
文章作者:郭金龙 张昊
作者单位:
文章出处:
由于从2003年底开始,投资增长出现明显加快趋势,物价水平也出现一定的上涨。2004年初,宏观经济运行继续保持2003年底的运行态势,关于经济过热的争论也开始升温。针对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的情况,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央行已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包括在公开市场中对冲外汇占款、窗口指导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并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由于本轮经济运行主要受地方政府起主导作用的投资推动,局部投资过热受市场化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很小,2004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继续呈现加速态势,尤其是2004年一季度地方项目投资增长高达60.2%,增幅同比提高18.7个百分点。虽然2004年第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尚未突破5%警戒线,局部投资过热状况似乎出现了继续恶化的趋势。这样的局面引起最高决策部门的极大关注,由于市场化,宏观调控政策对这一局面发挥作用的程序有所下降,因此随后各个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其他措施,尤其第二季度实行了加强对贷款控制的措施以及对个别违规项目的查处和更加严厉的土地审批,还有一些相应的市场化手段和一些行政法律措施。例如:中国人民银行3月24日宣布从2004年4月25日起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同时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又于4月11日,再次决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根据不同情况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此外,央行还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试图控制货币供应的快速增长。对违规开发区的治理整顿、对一些违规违法项目的查处、适当提高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以及对江苏铁本事件的查处等。至此,第二季度局部经济过热的状况才开始得到一定控制。但是,由于粮食价格大幅度恢复性上涨的带动,CPI指数从2004年6月份开始突破了5%警戒线,而且这一趋势保持了4个月之久,对物价上涨的关注进一步升温。由于CPI指数是央行决定是否调整利率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对央行利率政策的关注也进一步升温。2004年10月份公布的第三季度的宏观运行数据显示,前一阶段的宏观经济政策已经发挥有效作用,除CPI指数之外的各项经济指标都出现明显回落,对经济过热的争论和担心也开始下降。
在本轮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过程中,央行货币政策尤其利率政策走向一直是倍受关注的重点之一。2004年6~9月,CPI指数持续保持较高的水平使得对央行是否调整利率政策的猜测增加。经过一年左右的纷争之后,央行终于于2004年10月底决定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尽管此次升息幅度不大,但此次的利率调整并不是仅仅加息那样简单,主要是因为此次央行政策对宏观调控政策操作的深远影响和所包含的信息更为重要和应引起关注,同时加息对宏观经济和金融运行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从2003年年底以来关于利率调整政策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从最初关于是否加息的争论一直到在什么情况下加息以及如何加息等,在这一过程中,央行对利率调整政策的表态和理解也更趋成熟和稳健,以致于此次利率调整政策让金融市场感到突然,也出乎许多学者的预料之外。
从宏观经济运行来看,此次央行利率调整的时机和内容让市场迷惑,这也是让金融市场感到突然的原因。从公布的2004年第三季度宏观经济和金融数据来看,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货币供应量、存贷款增幅都出现明显回落,已经不需要利率政策的配合。另外,尽管决定利率调整的重要因素CPI连续4个月越过5%的所谓“通货膨胀警戒线”,但由于我国物价上涨的主要推动因素是粮食价格和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而非货币因素引起,利率调整对抑制物价上涨作用不大。实际上,根据我国的物价走势,即使不调整利率,四季度物价上涨幅度也将出现一定程度下降,10月份CPI增长已经明显下降的状况也基本印证了物价上涨幅度下降的趋势。虽然此次央行利率调整的最终影响还很难评估,但是总体来看,其对投资、消费、外汇流入和金融市场等将有一定的影响,需要认真研究对策。尤其,从各项数据来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已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如果这样的趋势持续下去而且应对失策的话,很容易重新陷入通货紧缩状况。
在关心此次央行利率调整政策对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影响的同时,更要关注其对宏观调控政策的长远意义。长期来看,此次央行利率调整政策表达了这样的信息,一方面增强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政策方面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化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手段,另一方面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但是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却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2004年年初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控制我国宏观经济局部过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更多地使用了行政手段,而且政出多门,而应该在宏观调整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的货币政策却难有作为。虽然这是我国特殊经济运行环境下不得已而为之的政策选择,但也难免造成了一些政策信号的不统一和政策效果的相互抵消,对市场化宏观调控政策体系的建立和维护宏观调控政策的统一性和权威性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从利率市场化角度来看,此次央行利率调整政策有一些重要突破,虽然这些政策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明确提出推进利率市场化以来,利率市场化的工作一直在进行,目前虽然我国金融市场的许多利率(例如银行间拆借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基本上已经市场化,但是对实体经济具有重要影响的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此次央行利率调整政策进一步放宽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从此前各主要商业银行的情况来看,原来设定的贷款利率上限并没有用足,此次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的规定实际影响不会很大。另外,此次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的规定是在原有政策基础上的重要突破。根据我国目前情况,以赚取存贷款利差作为主要利润来源的各商业银行为了吸收存款通常不会下浮存款利率,而更愿意上浮贷款利率,因此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的实际影响也不会很大。即便如此,此次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仍不失为利率市场化道路的重要一步。
回顾2004年的经济运行,对“经济是否过热”的争论一直是热点之一,许多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对“经济是否过热”做出不同的解读。这主要因为,至今为止对经济过热的判断尚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2004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以往的经济过热相比,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点,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大不一样。目前,虽然宏观经济指标出现明显下降,但是上述的结构性特点依然存在。目前来看,一些经济指标已经出现明显偏冷状况,尤其货币供应量M2和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明显回落,例如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3.5%,再考虑到前一阶段宏观调控政策有一定滞后效应,在今后的一定时期内,即使没有新的政策出台,各项经济指标将可能继续保持回落状态。由于整体上供大于求的经济运行环境,通货紧缩也很容易再次出现,2005年的宏观调控政策应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重要背景、结构性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合适的宏观调控政策,以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运行。
[!] 转载务经授权并请刊出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