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亚洲货币单位推出对中国意义不大(易宪容;12月8日)
文章作者:易宪容
作者单位:
文章出处:
亚洲开发银行行长特别顾问、区域合作部主任河合正弘近日对外界宣布,亚洲开发银行在2006年6月将开始编制和公布显示亚洲货币加权平均值的“亚洲货币单位AsiaCurrencyUnit”。
亚洲货币单位是参照欧元的前身欧洲货币单位设计的,采用“一篮子货币方式”,将组合进日本、韩国、中国以及东盟10国等13个国家的货币,反映和组合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贸易额等比例,所以人民币、日元和韩元的比重较大,分别是34.79%、27.8%、9.76%。亚洲开发银行每天将在自己的网页上公布亚洲货币单位对美元、欧元以及对各成员国货币的汇率。
由于日本学者对于“亚元”的研究与设计并没有得到亚洲各国政府的响应,只好退而求其次提出“亚洲货币单位”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下,并不必然地涉及到区域内的汇率合作,只是编制亚洲货币单位,希望有助于帮助区域内各个经济体明确区域内货币相对价值的变化和亚洲货币整体价值的变化,并为将来区域内汇率合作的政策对话提供更加明确的依据。
对于推出亚洲货币单位,现在我们要思考的是,编制与发布亚洲货币单位的意义何在?为什么日本的学者会对此甚感兴趣?编制亚洲货币单位也会如欧洲一样由此走向亚洲货币合作的体系吗?还有,这种“亚元”合作体系确立也会如欧元一样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吗?
对于“亚洲货币单位”,其固然可以为我们多提供一种国际金融市场的信息,但没有它,对中国市场的影响也不大。指望通过编制这种指数来达到亚洲区域性金融市场的合作肯定是不容易的事情。至于日本的学者为什么对编制亚洲货币单位如此感兴趣,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希望在目前日本经济远远超过中国经济的条件下来主导地区金融市场合作。
一般来说,经济上的合作当然是交易成本最低的方式。无论是区域性经济合作还是企业之间的合作都是如此。但货币的合作比一般的合作更为复杂得多,因为货币的主权性使得这种合作谈判成本、协调成本会十分昂贵。如果这些成本高于合作的收益时,那么这种货币合作是不可能的。
从欧元的情况来看,尽管花了几十年的努力,但欧元的出现并没有达到经济理论家们所预想的结果,成长为与美元鼎立的货币。从欧元所在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背景与渊源、文化价值观念及地理位置来说,其同者肯定会比异者多,而在这样的条件与背景下,欧元诞生都没有达到经济学家们理论预期之结果,那么,如果亚洲亦步亦趋地也想设立一种“亚元”,要达到其预想之结果更是不可能。
我们可以看到,从亚洲的情况来看,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去甚远: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文化背景、相差很远的价值观念、相差悬殊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政治制度等,要想在相差悬殊的国家之间达到一种货币协议,其成本肯定十分高昂。特别是日本与中国,政治制度与价值观念相差如此之大,现在仅是表面上的事情,冲突都如此之大,如果涉及到更为深层次的经济利益问题,其冲突的激烈程度一定会更高。
至于区域性货币合作,经济学家可以罗列很多理由,如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稳定、在整体上维护东亚的利益和推动全球国际收支平衡、有助于防止区域内经济体之间以邻为壑的货币贬值政策及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削弱美元霸权、重建全球金融秩序等,但这可能是一种理想,要达到这种目标谈何容易。因为,在目前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基础。
因此,对于经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如何用自己的力量让国家经济真正强大起来。我们可以与他国合作,但不能让渡经济主权。更何况,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自己内部的合作具有无限的潜力。还有,由于亚元合作的基础目前只是在理想中,因此要谈亚元这种合作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什么影响是不可能的。
总之,亚洲货币单位推出对中国的意义不大,我们不必太多地去关注它。
[!] 转载务经授权并请刊出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