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不要轻言通胀还是通缩(李扬;12月30日)
文章作者:
作者单位:
文章出处:
与2004年年末言必称通胀相反,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谈论起通缩来。从通胀跳到通缩,是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涉及对形势的判断,更关乎今后的政策取向。因此,为了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我们必须小心求证。
认为通缩将再度降临中国,人们可以举出十分有力的事实:11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原材料购进价格等重要价格指数的涨幅都逐渐趋缓,生产资料价格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但持相反意见的也大有人在。他们会热心地指出,根据中国的历史经验,如果经济增长率超过9%、消费增长率超过10%、投资增长率超过20%、进出口增长率超过30%,经济运行中一定会出现通胀,而且屡试不爽。而当前我国的情况是:2005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9.4%、消费增长率将达到13%、投资增长率保持27%以上、进出口增长率将超过30%。据此,人们有理由认为,目前的中国经济仍然存在着通胀的压力。
我们认为,讨论当前中国的物价走势和经济形势,我们必须从1997年以来的物价变动趋势说起。回顾这8年来的物价变动情况,我觉得需要充分注意两种带有中国特色的现象。首先,基于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中国的物价状况是相当复杂的。仔细分析整个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价格状况,应当看到,在我国经济中,同时存在着物价上升、物价下降和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价格现象,即价格停止上涨。事实上,1997年以来,我们始终面对的就是一部分产品价格下跌、另一部分产品价格滞涨、还有一部分产品价格上涨的复杂局面,只不过,1997~2002年,价格下跌和价格止涨的部分占相对主导的地位,2003~2005年上半年,价格上涨的部分相对突出,而自2005年下半年以来,价格下跌和价格止涨的部分重又成为主导。其次,在理论上,通胀和通缩不仅是刻画物价走势的概念,在更典型的意义上,它们分别还是经济过热和经济衰退的代名词。而1997年以来中国发生的情况显然不具有这种理论的典型性:物价的下跌并不同时意味着经济的衰退,物价的上升也不同时意味着经济过热(因此,对于前两年的物价上涨,经济学界更愿意将之称作“局部经济过热”)。进行这种区分的政策意义是显著的:我们不能根据部分产品价格上升(当然会带动整体物价水平上升)的形势,就采取那种对待典型通胀的全面紧缩政策,而只能是“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同理,面对部分产品价格下跌(当然会带动整体物价水平下降)的形势,我们还是不能采取那种对待典型通缩的全面刺激政策,还只能是“有保有压,区别对待”。
认识到中国物价形势的复杂性,我们更需要探讨造成不同领域、不同产品价格变化走势差异的原因,从而采取不同的对策。
从来源上看,中国目前的物价止涨和物价下跌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技术变化导致的物价下跌,也就是说,由于技术革命突飞猛进并迅速地产业化,使得我们可以用定量的投入得到更多的产出,或者,为实现定量的产出,我们现在只须有更少的投入。由此造成的物价下跌,很难说是一种需要矫正的不良现象,因此,自从1997年以来,我们一直将这种物价下跌称作为“好的”通缩(只是借用其物价下跌的含义)。我们看到,汽车、家电、手机等很多领域都是这样。二是周期变化导致的物价下跌,比如钢铁、水泥、煤炭等目前产能过剩的行业。在技术条件没有明显改善的条件下,这些部门产能的增加主要是通过外延的扩张,通过掠夺性地使用资源而得到的,其单位投入的产出甚至比过去下降。这些领域在经济高涨时价格上升,在经济趋缓时价格下跌,我们因而称之为“坏的”通缩。对于由此造成的物价下跌,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并采取应对措施。
对于那些受周期性因素影响较大而造成产能过剩的行业,发改委已经提出几条应对措施,这些措施比较全面。但在我看来,除此之外,我们恐怕还应在完善微观市场结构方面下大气力,以便在我们的经济中建立灵活的自主调节的机制,并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创造有效的传导机制。
为宏观经济调控创造有效的微观基础主要涉及主体和市场两个方面。在主体方面,我们应力促微观经济主体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使得它们能够根据市场的动态来安排并及时、灵活地调整自己的生产和投资活动。在市场建设方面,我们则应着力于从市场体系、市场秩序、交易结构、交易工具等方面全面推进改革,以便为微观经济主体的调整行为提供有效的环境和条件。
总之,基于高度复杂的物价结构,我们的主张是,只要经济形势不发生重大逆转,宏观经济政策宜保持稳定,不宜轻易采取方向转变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以便尽可能少地干预市场运行,为结构调整留出余地和空间。与此同时,加快改革显然应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
[!] 转载务经授权并请刊出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