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CPI如同脱缰野马一般,一路狂奔上涨,令政府和经济学家都目瞪口呆。其中,主副食品价格上涨最令人生疑,从开始猪肉“一枝独秀”地上涨,到后来几乎所有食品价格都在涨,其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在推动疯狂的价格呢?而由于当前我国仍处于“民以食为天”的阶段,主副食品价格的上涨,为中低收入者提供了通胀最直接的痛苦感受。
近几年,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此前不久,农业部的公告还提到,2007年粮食产量预计超过万亿斤,达到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那么食品价格上涨,显然不是来自于供给因素。我国粮食自给自足程度高,也不应是受国际市场粮价的太大影响,同时偏紧的货币政策这几年也没有改变,因此唯一可解释的,就是消费需求发生了变化。
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与富人相比,穷人对食品的消费倾向比较高,也就是说穷人收入增加后,会拿出更多的钱来购买食品。近几年,在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口号之后,对低收入者的倾斜力度事实上开始增大,这间接提高了穷人的可支配收入,进而扩大食品消费需求,引发价格上涨。这样,物价持续上涨的萌芽就从食品开始,蔓延到所有消费品,这就形成了通货膨胀的第一次冲击。然而,食品需求增加,理论上只要供给增加的话,就会使食品价格慢慢恢复平稳。但是,由于粮食生产的特殊性,短期内供给显然不会有较大改变,这就是使得食品价格上涨可能会保持一段时间。
然而,人们没有想到,对消费物价产生影响的第二轮冲击,也“雪上加霜”般地发生了。这就是源于资源要素价格上涨带来的结果。我们知道,在长期扭曲的价格形成机制下,我国一直人为地压低资源要素的价格。但近年来,资源定价的市场化改革开始展开,这使各种能源、资源都产生价格上涨的压力,通过在生产链条中的传递,最终导致了生产价格的快速上涨。经过一定时间后,这种上涨最终会传导至消费品上面,形成又一波成本推动的通胀压力。
那么,是否可以暂缓资源定价市场化改革,防止要素价格上涨,同时增加粮食供给总量,改善供给结构,从而尽快地遏制住物价上涨呢?理论上应该可以,但是这却忽视了一个更大的问题,即我们面临的最大威胁,其实是输入型通胀的冲击。
我们知道,长期以来,在出口导向的经济政策指引下,中国的贸易顺差迅速增长,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从传统视角来看,这似乎是增强了国力,但从问题的另一面却看到弊端多多。本质上,美元的不断贬值,是美国基于美元的特殊地位,滥发货币的结果。形象地讲,美国就像中国的“半个中央银行”,它拿着“美元”这种越来越不值钱的东西,换走了我国大量的出口商品,来满足美国消费者的日益增长的需求。而我国却人为压低资源要素和劳动力价格,拿生产出的“真金白银”的商品货物,“购买”了巨额廉价美元。
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如果没有中国提供的廉价商品,美国人膨胀的消费需求可能会在其国内强化通胀压力。第二,通过超出合理生产能力,来供应廉价商品,满足国外消费者需求,中国事实上在吸收全球通胀压力,代价就是资源要素逐渐耗竭,而间接补贴了国外消费者。应该说,这就相当于主动从美国把“需求拉动”的通胀压力转移到中国,形成输入型通胀。
长远来看,这种输入型通胀会对中国竞争力和国民福利造成深远的损害,要逐渐消除它,就需要资源要素价格走向市场化,这就不得不面临资源价格上升的局面。应该说,与长期输入通胀的恶果相比,短期资源价格上涨的压力是必须接受的。
政府所能做的,一是摒弃粮食供过于求的看法,坚决保护耕地,继续增加粮食和各类食品的有效供给,改善粮食流通体制,满足增长的食品需求。二是加快资源市场化改革,并且尽可能使资源价格上涨的成本由垄断企业来承担,而不是向最终消费品价格的过度转嫁。这样,经历了高物价“阵痛”,相信“风雨之后,便是彩虹”,中国经济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