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期风险一向是企业风险管理在战略层面上首要的关注目标。尽管如此,每逢经济陷入衰退或金融危机发生,总会涌现出无数的落水者。即使是专门经营与管理风险的金融机构,也同样良莠不齐。譬如,迄今仍在延续的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便宣告了过去一轮全球经济与金融系统景气周期的彻底终结,纵使全球金融史中各类金融危机一直层出不穷,此次落水的金融机构还是比比皆是。尤为甚者,作为美国华尔街百年骄傲的投资银行机构,竟然遭受集体清洗。
对于多数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难的金融机构而言,繁荣时的贪婪已成难以启齿的记忆。然而,还是存在一些始终信守稳健经营理念的强者,在抵抗危机中生生不息。尽管现在还不是清点最后幸存者的时候,但对于那些暂且成功逃匿顺周期风险的金融机构而言,其经验尤显珍贵,足以启迪后来者。
金融服务业表现分化
自2007年1季度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到当今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从美国到欧洲,诸多扬名已久的金融机构已纷纷倒下。在金融危机的狼藉不堪之中,已经分别在地区与金融业子行业两种层面上,展现出非常鲜明的表现特征。
其一,是地区差异。迄今为止的重灾区仍然集中于发达经济体(特别是美欧地区)的金融服务业。最近,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倒塌之后重建国际金融新秩序或新体系,重构地区间的权利与责任分配以维护全球金融稳定的呼声日高,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金融危机中的地区差异。
其二,是金融机构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独立投资银行机构与全能银行机构之间的命运殊途。从华尔街前五大投资银行的退出,与花旗集团、美国银行、瑞银集团、德意志银行、汇丰集团等全能型银行虽受挫伤,但尚不致坍塌形成了鲜明比照。在这一点,既可以找到全能型银行在业务多元化与风险分担方面的独到优势,也可以发现独立业务对于经营理念与执行纪律或操守的严格要求。针对这种差异,当前也存在向混业经营与统一大部式的监管模式全线转变的倾向,但是,金融服务业的分业与混业模式、市场失灵与管制失灵都交互更迭已久,并无定论。
如果进一步就当前全球金融服务业的分化表现追根溯源,则可以分别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上一一剖析。在宏观层面上,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在2003年至2007年全球经济的空前繁荣时期,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同时实现了对内与对外财富积累,而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则是以对外债台高筑为代价。两类经济体不同的经济增长与储蓄-消费模式,注定了全球经济与金融风险的地区差异。毫无疑问,当前欧美地区金融危机首先爆发,便是其风险水平不断积聚的佐证。
上述宏观背景风险对于金融机构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全球曾经最富盛名的金融机构绝大多数盘踞在发达经济体内,其主要金融业务或资产配置自然集中于这一高风险地区。在繁荣时期,在既有乐观表现的基础上,关于未来的预期也几乎都是乐观的,即盛行所谓的"顺周期"预测。然而,当金融势力越发脱离本地区经济部门产出能力的基础支撑,反转却已悄然降临,此前的一致乐观预期随时可能在转瞬间不复存在。今年9月欧美地区金融机构的深度恐慌与集体性坍塌,以及近乎一夜之间的国有化运动,便是这种戏剧性变化的真实上演。在微观层面上,倘若保持在金融危机中屹立不倒,除了需要善于把握全球经济周期风险与地区风险差异之外,还需要擅长于经营与管理风险。目前,少数金融机构的坚韧表现,就得益于对周期性风险与地区风险的成功规避,以及对个别业务风险的组合分散与控制。
金融机构的经营策略、业绩与纪律
金融机构的经营目标是为其股东或所有者不断创造价值,并使其最大化。达此目标,需要明察各项经营业务的类型、风险及其经济增加值。这些对于金融机构的管理层而言再也不能更熟悉的教条,而一旦反映到现实中来,执行情况却是千差万别。
国际大型金融机构在最近5年间的业务布局与收入结构,几乎毫无保留地暴露了它们在这场金融危机中的经营管理状况及其职业操守。对于遭受重大损失的金融机构,其后果都可以归咎于经营管理不当或风险控制不力。作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这些机构都深度卷入了资产管理或金融资产头寸的表内化,其风险暴露也首要表现为资产损失。具体而言,这些机构所卷入的资产头寸,几乎从次级债及其各种衍生品,到更为广泛的货币市场、金融市场、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及其金融衍生品市场。
关于不同境遇的金融机构在业务布局与收入结构方面的差异与得失,以独立投资银行机构与全能银行机构的比较差异最具典型。在2003年至2007年间的全球经济景气阶段,诸如雷曼兄弟等投资银行机构的自营资产与交易业务一直占据大头,且跟随经济周期一路上行,从而深陷全球经济金融景气的顺周期陷阱。全能银行的业务范围较为广泛,一般涵盖了商业银行(包括传统业务与中间业务)、私人银行与财富管理、投资银行、保险等领域的多项业务,其中,投资银行业务一般居于次要地位。在净经营性收入的结构中,全能银行的利息收入一般都占比过半,从而可以有效分担投资银行业务或表内部分资产栏目的损失。
多元化经营未必是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成功的必备要素,比其更重要的可能是其经营定位与风险管理能力。例如,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就存在一些激进的全能型银行,大举扩张投资银行业务以及货币、金融与衍生品市场的自营业务,从而遭致大额经营性净损失。同样,也存在一些金融机构,在过去几年有意或无意间展露出良好的风险管理之举。
迄今,金融服务业中佼佼者的闪光点主要表现为矜持的经营定位与业务布局,以及相对稳健的风险管理风格。在危机状态下,全能型银行相对投资银行与资产管理机构表现出了更低的风险暴露程度与更强的风险承受能力,这主要得益于其合理的经营定位与业务布局。例如,立足中介服务角色获取的费用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跟随经济社会进步,带动服务需求,因自然扩张而获得的绝对收益,很少受经济周期风险的影响。
在金融危机尚未平息,诸多信息尚不清楚之前,为保守起见,我们仅从2003年至2007年间金融机构的年度财务报告来证实其中的典型案例。例如,花旗集团、美国银行、富国银行、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过去5年间,一直保持着较低的扩展速度。至少从其业务布局以及总资产回报率、净资产回报率、股价涨幅等数据中,可以间接推断其经营的保守性或稳健性。2007年,汇丰银行在亚洲区与欧洲区的业务净收入完全覆盖了在北美地区的净损失,姑且不论在2008年后由于欧洲陷入危机的风险变化,还是暂时展露出良好的地区风险分担效果。
摩根大通与富国银行则以尚显严格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保持了稳健的财务结构与资本充足状况,其股价也从景气周期的起点2002年12月底至2006年10月24日,分别上涨了84%与60%,而从周期拐点处2006年12月底至2008年10月24日,则分别下跌22%、7%。在前一时间段内属于涨幅靠前,而在后一时间段内属于跌幅靠后,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已经算是上好的表现了。
在金融危机的悲怆中寻求未来之路,依然不乏光明。这些光明已经不是新的理论发现,也不是全球安全网的建立,而是一息尚存的经营纪律与市场纪律。在这个时间,反思每个金融机构曾经信誓旦旦的经营理念与策略,究竟谁在恪守当初的信条呢?谁又在短期利益面前迷失了方向?这正在水落石出。
回顾自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倒塌以及金融自由化浪潮出现以来,全球金融服务业已经在业务创新、风险管理与监管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应因当前的公司治理漏洞与各种体制诟病而被遗忘。相反,遵循光明的指引,返回朴实无华的中介服务角色,正是当前社会所真正需要的。金融机构应当利用风险经营与管理的专业能力服务实体经济,平抑经济周期风险;而不是舍弃中介角色,大举参与并操纵实体部门的储蓄与投资行为,推动市场波动,沦落顺周期陷阱。
对国内的启示
与欧美地区金融机构总体上的糟糕表现相比,中国金融机构由于远离金融危机的漩涡而尚显安全。但是,随着危机传导链条从发达经济体向新兴经济体扩展,金融风险向实体经济部门传染,国内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压力也可能会陡然上升。特别是由于国内外向型经济对于外部世界的高度依赖性,更容易引发国内贸易部门风险向非贸易部门传递,金融地产行业的风险向其他行业传染。
当前的事实对中国的金融改革也颇有借鉴意义。虽然在金融开放过程中,盲目扩张境外金融投资与引进境外低效的金融服务,都已经在局部领域暴露出了问题,但并未伤筋动骨。与国外同行相比,国内金融机构的发展仍处于蹒跚学步阶段,这一点或许值得庆幸。监管缺位在风险控制方面的损失与在鼓励创新方面的收获,似乎也可以达到平衡。但是,国内金融部门与经济部门之间的不协调已经非常突出。在扶植金融机构成长壮大的同时,目标并不是为了缔造一个脱离国民经济发展需要而孤立运行的金融部门,而仅仅是一个需要恪守其中介角色与经营理念的服务部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