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的感受
8月底,美国金融业开始新一轮告急。次贷危机是否对美国经济有进一步的影响,早先还有一些争论:一些人乐观地认为次贷所带来的影响虽然还未到顶,但是可以预期或是可控,悲观的观点是认为下一步会更坏。此时这种分歧显然已不存在。我在密苏里大学期间,揣着学校的课表,按照我的研究兴趣及学术程度自由地旁听商学院及经济系的相关课程,教授通常会在正常的讲课之余,停下来讲解一下金融危机最新的事态发展及做一点简单评述。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不是关于临近的美国大选,就是关于金融危机这个主题的。
我与学校的工作人员交流,了解金融危机可能对学校造成的影响。他们认为,密苏里大学是公立学校,主要资金支持来自于州政府等比较稳定的渠道,私人性的捐助(如校友捐助)等不固定的来源并不占主要地位,所以经济形势不好可能不会直接对这所学校的办学资金有重大影响。但是对国际学生(尤其是试图获得奖学金的学生)而言另当别论。由于密苏里大学是州立大学,明显地对本州居民给予各方面的优惠。以研究生商学院的一个学分(percredit)为例,本州居民只需300多美元,而国际学生的收费是700多美元,硕士生大概需修30个学分才可毕业。对一个国际学生而言,从大学毕业申请去美国并得到入学许可,到拿到硕士学位需2万美元。中国学生凭着优异的成绩,通常申请的都是化学、生物之类专业,拿到资助的可能性要大一些。除了能免学费以外,还有一部分的生活补助。现在,对自己交学费去读书的中国人而言,由于不需要学校的资助,应该影响不大。但是对那些申请奖学金的学生,恐怕学校是否能一如既往地给予那么多的名额是个问题。因为金融危机,教授们申请课题研究的经费会受到影响,又拿什么资助做助手的学生呢?
我去加州北部,本想顺便拜访一下位于旧金山的另一个项目的资助人,结果却联系不上。等我从旧金山回到圣路易斯(密苏里大学所在地),才接到她的电话。原来她所供职的美国最大的证券公司——美林证券出了问题,被美国银行收购,她当时正急赴纽约处理公务。看来,金融危机对大学的影响有限,但对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影响更为深入和猛烈。
危机中的华尔街
作为一个学习金融的人,来到美国,不去纽约“朝拜”一下华尔街实在是说不过去。可能是受到国内媒体报道的影响,我带着可怜华尔街“血流成河,一片惨烈”的心情前往华尔街。(国内媒体天天报道“雷曼兄弟”等倒闭投行的职员,拿着自己的私人办公用品匆忙离开办公室,或与相处多年的同事在“雷曼兄弟”的标志前合影,相拥告别各奔东西。)
来到华尔街,第一印象是这里很窄,第二印象就是这里的人多。早就听说过华尔街很窄,根本不像中国的金融街那样气派。果然,华尔街只是淹没在纽约下城区(downtown)的一条街道。人挨人,都是游客,不过好像中国人对华尔街有特殊的兴趣,拍照的不仅东方人的面孔多,而且一开口还是国内口音。还遇到从伦敦过来的中国人,正将纽交所和伦敦交易所做比较。
在华尔街及周边的几个街区,一幢幢看似普通的写字楼里,都是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大名鼎鼎的机构,如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大楼(美联储的金库在此),据说世界各国的黄金储备大都储备在那里。
我没能“巧遇”那些抱着自己的东西匆忙离职的金融业职员,但我知道,他们在经济高涨时拿到的奖金比一般行业的人丰厚,他们离职也会有相应的补偿,而且当市场好转时,各大金融机构又会大量扩充人员,他们之中能够坚持过来的人还会活跃在这个市场上。只不过,那将是一个新的经济周期到来的时候。
美国的房价
中国人对买房置地有传统的兴趣,我也一样。走到哪里,就对哪里的房价格外地留意。
美国房地产受危机影响的区域程度有所不同。以我走过的城市为例,著名的赌城拉斯维加斯,修建于内华达州的戈壁沙漠,由于完全是个依靠游客来支持经济的城市,美国经济的景气度对其影响相当大。当地人用“crash”(崩溃)这个词来形容他们城市的房价,因为自2007年以来,下降了40%。游客人数及消费能力的下降,导致当地工作机会减少,房价因此急跌。我近期看到彭博资讯评述“美国房地产最糟糕的城市是拉斯维加斯和迈阿密”,印证了当时我直观的感觉。
圣路易斯地处美国中部的密苏里州,相比于美国东部和美国西海岸那些大城市,流动性没那么大,工作机会要少一些,个人最低工资(以小时计)也要相对低一些,房地产主要还是自住居多。一年多来,下降的幅度是百分之十几。
在居住人口占全美20%的加州,以旧金山为例,由于风景优美,三面沿海,一面靠山,土地供应量有限,这里的房产价格从几百万至上千万美元的都有,在整体经济不好的状态下,房价基本没有什么变动。同属旧金山湾区的其他城市,有些靠近“硅谷”,受IT等高科技企业提供就业机会缩减的影响,房价有将近20%的下降。而有些城市,由于学区内拥有全美排名很靠前的高中,房价不降反升。
总之,在整个经济形态没有好转之前,美国房地产市场在一定时期内还将维持低迷的状态,但各个地区受影响的程度差异性很大。人们也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与房地产相关的金融产品持相当谨慎的态度。
美国的实体经济
一国的实体经济,多与该国的GDP、物价、就业等基本情况相关,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对金融业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有人将之与二三十年代的大危机、大萧条年代相比。不过,两者的情况还是有明显区别的。1929-1933年大萧条时期,美国的GDP和物价下降均为25%左右,失业率从1929年的5%上升至1933年的20%。从美国今年的经济状况看,第三季度美国GDP负增长0.3%,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会在第四季度以及下一年度显现,但是较为肯定的是,出现两位数衰退的可能性并不大。现代金融本质上是一种合约经济,任何一种金融产品都可看作是一个金融合约。以次贷为基础而衍生出的金融产品出了问题,扩散开来导致整个美国金融合约结构的接连倒塌,其带来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的。但是美国政府出手之快及动用的“救市”工具之多也是当年不可比的。回顾二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由于当时的政府害怕通货膨胀,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事后证明这是错误的),所有的机构(包括金融机构)都牢牢地将可能的现金留在自己手中。金融机构从融通资金的中介变成了从事资金仓储的机构,后果是使得需要流动性资金的工商企业失去了获得贷款的可能,最终引起实体经济全面的衰退。所以,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美联储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增加流动性中去,防止整个经济体系由于不能获得正常运转所需的资金而引发全面衰退,试图缓冲和减少金融层面问题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可以说,这次金融危机比以往来得更猛烈,扩散面更大,但美国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也已远胜昔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