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公布的11月CPI为5.1%,意味着新涨价因素较大超出机构预期。因为11月份的翘尾因素已经回落到0.8%,所以11月份的新涨价因素从10月份的3.1%一下子上升到4.3%。如果这一态势保持下去,明年1月份CPI有可能接近6%,因为明年1月份的翘尾因素将恢复到1.9%的高水平。
食品价格上涨已经连续两个月超过10%,达到11.7%。更重要的是国内专家普遍认为官方CPI数据存在低估的可能,有专家猜测,实际通胀已高达5%-6%。低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一些服务业价格上升非常快,但官方数据没有反映出来,而且CPI构成中,服务业的比重也明显低于实际开支的比重。
即使不考虑低估问题,从8月到11月,CPI的环比增长已经分别为0.6%、0.6%、0.7%、1.1%。这说明,最近CPI环比增长年率已经超过13%,这不但远远超过央行确定的3%的目标,也远远高于一些经济学家认定的5%的最高值,甚至是比较严重通胀的标准。判断经济指标的态势,环比数据比同比数据重要得多,因为同比变化所反映的是过去12个月变化的累积,而环比变化反映的是最新态势。这是为什么国际投资者和主要国家央行官员一般都不看同比数据,而只关注环比数据。
经济数据超预期的强劲,11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34.9%,远远高于预期。这可能意味着来自发达经济体的需求正逐渐恢复。中国10月出口增幅为22.9%。
11月的进口也远高于预期水平,同比增长37.7%,而10月的同比增幅为25.3%。这说明国内经济并没有太多收缩的迹象,还处于比较强的扩张态势,因为一般经济分析中将进口的变化直接对应于中国的内需。
如此强的经济数据下,明年货币政策的基调从“适度宽松”转变为“稳健”。
上周五出台的调控政策依然是选择再次提升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加息与否已经变得不太重要。中国货币政策的未来取向已经清楚表明放弃了全局性紧缩政策工具的选择。
因为启动价格工具的效果需要经过一个传导过程,关键在于要使得被调控者相信调控者坚决抑制通胀和资产泡沫的决心,然后作出相应的自觉调整,从而使得经济指标达到政策目标。否则,价格工具的效果将难以显现,因为恐怕很难使得市场相信货币当局敢连续加息。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加息可能只是平抑社会压力的一个态度表示。如果是这样的,我预期,中国的第二次加息很可能在春节前,因为明年1月份的物价数据压力明显。
过去8年,中国的货币量涨了4倍,中国的高速工业化驱动着名义经济总量涨了2倍,高估的土地和房地产像海绵一样稀释着溢出的货币量。
这期间美国的货币量才增加了多少?而人民币对美元却升值了20%。
现在海绵已经饱和。一旦海绵不再吸水,甚至往外一泻而出(资产价格的下行),人民币贬值将不可避免。
今天的海绵已经饱和,不但不吸水,还对外渗水来冲击物价,这便是当下的通胀。
决策者非常清楚其中的逻辑。
他们已着手开始修正过往极宽的货币条件,回归稳健,但还是要防止出现泡沫的刚性破裂;选择的是“做实泡沫”的思路,提出了“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搭配。
稳健意味着2003年以来的货币口径的“宽严”尺度的不会逆转,简单说,未来的货币条件要能维系当前中国的金融深化水平(人民币资产的估值水平)。
财政政策属于供给疗法的主要着力点。通过在民生方向扩张供给,如大力推进公屋建设计划,大力推进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建设,来消除家庭的不安全感,提升他们的实际支付能力和收入,实质性扩大消费的能力;通过减税和减费(特别是减少企业上交的社保费用),推动私人部门和民营经济发展,扩大就业;通过对中低收入者发放生活补贴,来增强其忍耐通胀的能力。
这是一条前人没有尝试过的路径。因为我不清楚一个被成本上涨搞得焦头烂额的时代,是否还有利于企业家精神再度激发?上世纪80年代初保罗·沃尔克是通过大幅加息把通胀和泡沫打下去后,制造了一个小型衰退,然后才有里根的结构性供给疗法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