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我国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机构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整体上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不过,高速的扩张中也蕴含着不小的问题。近年来,齐鲁银行以及汉口银行发生的一些事件,引发了各界对中小银行发展的反思。
城市商业银行资产快速扩张
应该说,从2003年大范围的重组改制以来,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风险控制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监管当局对其跨区域经营限制的放开,城市商业银行成为我国银行业中规模扩张最快的群体。从2006年之后,城市商业银行每年的资产扩张速度都维持在25%以上,2009年和2010两年更是在35%以上,高于全行业平均的水平,更是远高于国有大型银行的增长速度。截至2010年12月末,全国151家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达到78525亿元,占全部机构资产总额的8.3%,已成为我国银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快速扩张的同时,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总体上仍维持在较为良好的状态。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持续降低,资本充足率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截至2010年末,城市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余额325亿元,不良贷款率0.91%,拨备覆盖率超过250%,资本充足率则为12.84%。
与较低的风险水平相对应,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也在过去几年中有了极大的提高。截至2010年12月末,除几家刚刚重组完毕的银行外,城市商业银行全体实现盈利,净利润总额达到了770亿元左右。
快速发展存在的问题
如果单从前面的财务数据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总体状况仍属良好。在某种意义上,其经营业绩与国内上市银行以及国际先进银行相比都毫不逊色。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的是,由于银行风险暴露所具有的滞后性,目前的财务指标可能并不能完全反映银行所面临的真实风险。特别是对城商行这种规模急速扩张的中小银行来讲,许多扩张中所产生的风险可能还没有大面积暴露,而且,由于中小银行自身风险管理能力有限,能否应对扩张所产生的风险,也是社会各界所担心的问题。笔者认为,城市商业银行快速扩张的潜在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跨区域发展与风险管控能力
城市商业银行之所以能成为规模扩张最快的群体,与监管层放开其经营地域的限制有很大的关系。在原来的监管要求下,城市商业银行只能在其所属地区内经营,这意味着其规模扩张会受到本地经济发展速度的制约。特别是在本地市场占比已经较高的情况下,城商行进一步的扩张空间会更小。跨区域经营由此成为了实现超常规发展的唯一选择。
2006年,上海银行宁波分行成立,揭开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序幕。之后,监管政策开始逐渐放松。2009年4月,银监会下发《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其中明确规定了城商行设立分支机构不再受数量指标限制。政策上的放松,催生了城市商业银行一轮跨区域扩张的浪潮。截至2010年末,全部城商行中,已有51家城商行总共设立了187家分行与2家代表处。其中,2009年有27家银行设立36家分行,2010年有45家银行设立了59家分行。
除通过开设分行进行跨区域扩张外,还有一些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方式来实现地域扩张。截至2010年底,共有40家城商行设立了74家分支机构,成为村镇银行的重要发起者。
跨区域经营为城市商业银行的规模扩张提供了最重要的外部条件,但在急速扩张的同时,城商行的风险管控能力也面临着挑战。一方面,对于习惯在较小地域范围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来说,跨区域经营意味着管理半径的扩大,这给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我国地区间经济文化差异较为明显,城商行在本地区应用的比较成功的管理模式,能否适应异地的外部环境,仍需进一步的观察。
2.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
在经历2009年的急速扩张之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潜在风险受到了各方的关注。2010年,在多部委联合出台《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相关事项的通知》之后,这一风险才在整体上基本得到控制。
由于一直被视为各地区“自己的”银行,城商行在股权关系以及业务发展方面与地方政府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方面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尽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在总体上已被控制,但就城商行而言,真正意义上的风险剥离还很难在短期内完成。
3.治理结构与扩张冲动
城商行(更大范围讲可能是绝大多数的中小银行机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中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地方政府对银行的控制。从城商行的发展历程来看,地方政府对银行的控制有其一定的合理性,毕竟在清理历史包袱和重组过程中,地方政府承担了绝大多数的成本。但随着银行内外部环境的改善,这种股权和治理结构开始成为银行新的风险根源。
其一,对地方政府来说,银行规模扩张和绝对利润的增长意味着其影响力和税收收入的提高。因此,在不丧失控股地位(或者说不丧失控制力)的前提下,地方政府会有很强的冲动为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上市融资、规模扩张的发展路径提供积极的支持。
其二,在城商行的具体经营管理上。地方政府会通过控股权来对银行的人事任免、业务发展,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干预,引导银行资金投向其所关注的领域。这有可能会导致风险的积聚,前文所述及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便是其中的代表。
以上这些,给城商行的长期发展会带来一些不稳定的风险因素。随着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速度的放缓,许多潜在的风险可能会有逐渐暴露的可能。
及时化解潜在风险
简要概括起来,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机构,在经历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已经迅速成长为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经营状况和质量都相当良好。但是,从长期来看,由于一些根本性的制度问题,有些潜在风险需要及时的关注并加以化解,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改进股权和治理结构
地方政府对银行的控制是中小银行机构所面临的普遍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风险根源。当然,这并不是完全否认地方政府对银行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而是强调这样的控制和影响,应该按照规范的程序和体制来进行,限定在合理范围之内,并接受充分的监管。就这点来看,在长期内,应继续推进城商行的股权结构优化,从地方政府的单一控股向相对控股转变;此外,应进一步促进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进一步规范,建立起更为规范和合理的治理框架和治理机制,加大对大股东权利的制衡。
2.加强监管
监管放松为城商行的迅猛扩张创造了条件。2011年,随着一些案件的爆发,监管层开始反思之前的政策,并在城商行跨区域发展方面采取了较为保守的态度。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城市商业银行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2010年末,城市商业银行中,资产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的银行达到了20家,最大一家银行(北京银行)的资产规模达到了7336亿元;资产在100亿元以下的银行有35家,最小一家银行的资产规模仅为30亿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想象对所有的城市商业银行采取完全相同的政策。
因此,从未来看,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分类监管和分类指导,对不同类型的银行采取不同类型的政策。对于少数大型的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综合化乃至国际化,都是可能的发展方向。而对于绝大多数的城商行来说,集中于本地的精耕细作,才是更为长久和现实的发展模式。
3.调整跨区域发展战略
从过去的实践经历来看,绝大多数城商行的跨区域发展都选择了“向上”发展的模式,即率先在经济发达地区开设分支机构,比如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中心城市都是城商行发展的重要地区。从规模扩张来看,这样的选择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这些经济中心城市的金融资源较为丰富,能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规模效应。但是,由于这些中心城市的金融机构集聚程度较高,市场竞争也比较激烈,在经历了最初快速发展之后,城商行的比较优势难以在长期内得到充分发挥,生存空间有可能会逐渐缩小。
从这个角度看,城商行在对外扩张时或许应采取另一种思路,即“向下”发展的模式,向中西部目前发展程度不高,但具有较好经济前景的地区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中西部地区的增长潜力将逐渐显露出来。城市商业银行进入这些地区,不仅可以避开激烈竞争,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支持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获得更大的长期收益。
4.正确权衡规模与质量
规模还是质量?这是我国银行业整体都面临的问题。对于那些规模偏小的中小银行来说,这个问题可能更为突出。银行业是一个具有较强规模效应的行业,无论是从管理效率还是市场影响来说,具有较大的规模都有一定的优势。在资本约束和治理结构不完善的情况下,银行对规模扩张的追求很难得到有效的遏制。也正因为这一点,在过去的几年中,尽管有关银行转型的讨论不绝于耳,但银行不断融资、扩张的发展路径都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观。
不过在我们看来,在未来几年中,资本市场对银行持续融资的承受能力会逐渐降低。中国银行业现有的规模扩张发展模式,也将会随着资本约束的强化而发生变化。对绝大多数难以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中小银行来说,资本约束强化所产生的影响可能还会来的更早一些。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小银行的持续融资能力、风险管理能力都将受到越来越大的考验,从规模至上的发展转向质量至上的发展,可能会逐渐成为中小银行发展的主流模式。对此,我们还需要有进一步的研究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