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银发金融,也就是养老金融,指与养老事业有关的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总称。众所周知,老龄化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截至2011年底,全国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接近1.85亿,占到总人口的13.7%。而按照联合国的标准,该比重超过10%就意味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
老龄化必然对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和社会结构产生复杂影响,在带来“银发经济”的机遇同时,也引起诸多压力和挑战。其中,如何满足老龄人群的社会保障及衣食住行等消费和投资需求,成为最大的问题。就应对思路来看,无非是求助于财政和金融手段,尤其在政府财政存在制度缺失,难以有效支撑养老保障的前提下,更需要以养老金融创新来加以补充。
国务院2011年12月发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提出,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改进和完善对社会养老服务产业的金融服务,增加对养老服务企业及其建设项目的信贷投入。在现实中,虽然各界对养老金融更加关注,许多金融机构也开始探讨相关的创新,但是由于存在政策隐忧、技术瓶颈和文化差异,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非常流行的养老金融产品,在我国却“水土不服”且进展缓慢。
从根本上看,完善的养老金融体系应该具备三方面的功能,即服务于老龄人群的保障、消费和投资需求。
首先,对于养老保障来说,一方面,我们迫切需要完善包括保险、基金在内的各类契约型储蓄机构,为老龄人群的基本生活提供安全保障网。以美国为例,其养老金有三道“防火墙”:最内层是政府养老金,其次是401K条款下的雇主养老金,最外围是个人账户。前者是强制的,后两者是自愿的,通常按照商业化模式运营,并且享受政府的财税优惠支持。另一方面,还要积极推动旨在支持养老的金融产品创新,典型的就是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又称“倒按揭”,即指老年人以拥有产权的住房作抵押,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款消费,同时老人仍然保留房屋居住权,在去世后用住房还贷。当然,受制于住房制度缺陷、地产泡沫、评估老年人生命周期的困难,以及通常老人会把住房留给子女等文化因素,倒按揭在我国的推出还存在现实困难。但无论如何,日益庞大的老龄人群带给金融机构的也是新机遇,政府和监管部门应有效引导各类机构,真正打好“养老牌”,为老人提供多种保障性的银行和非银行服务产品。
其次,对于养老消费来说,在“银发经济”的引领下,未来中国和全球的消费模式、产品结构都会受到深刻影响。在我国经济增长动力逐渐转向依靠内需、依赖国内消费的背景下,老年人消费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也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着力点。当然,消费金融一直是国内金融体系的弱项,老年人的消费金融支持则更为不足。例如,在与扩大消费密切相关的信贷产品方面,银行通常在年龄上有严格限制,超过退休年龄的人群如需按揭贷款,通常要有实力的子女担保,即将退休的老人申请个人消费贷款也受到种种限止。当然,养老消费金融也可是把促进当前消费与养老结合起来,如前段时间引起争议的所谓消费养老,就是消费者在购买企业的产品后,企业给予其一定的养老金回馈制度,并交给专门机构或商业保险来运营。只要信用和规范性得到制度保障,这也是基于商业信用的养老金融创新。
最后,对于养老投资来说,更是金融创新的重点领域。我们看到,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与投资理念显然有较大差异,这对金融市场供给提出了新的需求。一则,无论是养老金、企业年金等长期机构投资者,还是老年个人投资者,都需要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发展包括债券在内的各类固定收益产品,使其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支撑。二则,老年人面临财富管理的巨大需求,即使是在金融发达的美国,50岁以上消费群体所积累的财富远比其他年龄段要多,但调查显示其往往对财富缺乏有效管理。我国金融机构对老人的服务,通常表现出人性化考量不足,服务意识不足,专业产品不足的问题。我们看到,老年人的活动范围较小,对金融消费的便捷性要求更高;对金融产品的安全性、流动性变现的要求更高;对服务价格非常敏感;在对产品需求的同时,需要更多的心理关注和感情关怀。由此,金融业同样需要面向老人特点,开发出更多的“银发”投资产品。例如,现在监管部门推动的员工持股计划,如果上市公司的业绩很好,可以使职工退休资金得到稳定的回报,更好地满足老龄社会的投资需求。
此外,从金融支持主体来看,养老金融体系应该既包括政策性金融机构,也有商业性金融机构。其中,对于养老保障来说,应该以政策性金融为主、商业性金融为辅,而养老消费和投资则以商业性金融为主。
对此,一方面,我国的政策性金融的商业化改革要避免走极端,其中养老政策性金融仍需大力发展,但同时也要避免前车之鉴。如2001年以前,日本国民年金资金一直被政府用于被称为“财投计划”的政策性金融体系,成为了日本政府的第二财政,但随着日本经济出问题,到2000年末,呆坏账占“财投计划”总资产的比重高达75%。另一方面,在推动相对滞后的整体金融改革过程中,养老金融理应作为创新的核心线索之一,从而实现老年人与金融机构的共赢。
总之,应对老龄化带来的融资、风险管理等压力,需要由政府财政、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三方形成合力,加快机构组织、产品服务和市场的创新,打造与我国养老文化相结合的银发金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