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11月12日结束,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可以说,《决定》既是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也是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确定了新一届政府在未来深化改革的重点和路线图,提出了改革的总方向和基本目标,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核心,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而要达成这些成果及实现这些目标,最为重要的就是要用市场的方式来激活和调动整个社会的积极性,通过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可以说,市场地位的全面提升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告中的核心内容,也是这次会议最大亮点或最有新意的地方。
正如《决定》所指出,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及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可以说,无论是从现代人类文明史还是从中国35年来改革开放的经验来看,尽管市场体制存在许多不足,市场也有失灵的地方,但它仍然是一种较好的或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安排。因为,市场的分散化决策方式能够让企业及个人最有效率地使用其所拥有的资源并承担这种决策的责任。但是,要让市场机制真正起到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就得设立一系列的良好制度安排来保证。否则,以利益最大化的企业及个人的市场竞争就容易形成“霍布斯丛林”。市场经济的效率也无法展现出来。
比如正如公报所指出的,要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就得保证企业及个人的自主经营、资源自由流动、就得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就得清除市场壁垒、就得建立公平透明的市场规则、及形成有效的市场价格机制等。
也就是说,市场经济有效性要建立在一系列良好制度的基础上,没有这些良好的基础性制度的确立,要保证市场有效运行是不可能的。而这些良好的制度又是与现代政府职能清楚界定有关。比如,界定产权、保证合约有效履行、建立起公平公正的交易秩序等都得通过政府来进行。因此,经济体制改革同样是界定现代政府职能的过程。
如果政府基本职能界定不清楚,政府或是对市场干预过多,或是对市场放任自由,有效的市场机制就无法建立起来,从而造成既无法有效地配置各处社会资源,也无法让政府更好地发挥其职能,更无法把整个经济活动中的积极性及潜能真正发挥出来,从而更快更好地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繁荣。因此,对中国来说,无论是界定政府职能,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都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
因此,要保证制度建设的质量,有几个问题要解决。一是政府的职能如何来界定,是由政府自身呢?还是通过外部的公共决策方式来进行?如果是政府部门自身来界定,其实并非易事。如果是通过外部公共决策的方式来进行,那么决策的方式又是什么,能否用制度化的方式来保证?对此,公报中有所提及但具体细节过少。
二是保证市场有效运行的制度安排如何来制定或这些制度安排从何而来?即使这些制度建立起来,又可通过何种方式来保证这些制度安排有效执行?从报告的精神来看,保证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制度安排更多的来自少数精英的顶层设计。如果是这样,也对这些制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是界定政府职能及保证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并对政府的权力进行有效约束。公报中提及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下放并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但是这里的“人民”与“制度”应该是一个小范围的概念,制度笼子更多的是政党权力的自我完善。这些都可能比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对政府权力的约束与监督的力度要少,或许会弱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总之,十八届三中全会最大亮点是提出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并让该原则应用到国内经济运行的主要方面。其方向是正确的,但要保证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的作用,还需要一系列的新制度安排来保证,对此政府要有足够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