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12日,我所与兴业银行共同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主办“金融创新: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机遇”高层论坛。本次论坛旨在探讨分析中国金融业创新尤其是金融产品创新的现状、问题,共同寻求加快金融创新、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积极应对我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的现实途径。
论坛由我所所长李扬教授主持。福建省南平市副市长叶康勇致欢迎词。来自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监管部门的领导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金融创新作了内容丰富的精彩演讲。
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在演讲中深入分析了当前中国商业银行业务模式同质化、运营模式简单化的现状,明确提出业务模式与运营模式的创新是增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前者旨在强化和突出差异化的业务发展能力,后者以高品质和低成本为目标,并从实现路径上给出具体方案。对于金融创新的外部配套环境建设,李仁杰行长也分别从法律、监管环境、金融市场建设与环境改善等方面提出积极建议。
在来自监管当局的演讲嘉宾中,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沈炳熙回顾了近年来银行间市场的发展,并针对利率市场化和汇率机制改革背景下非政府债券及衍生品的创新提出了思路。针对国内银行业面临的日益严峻的信用风险环境、信用风险的管理以及相关产品的开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戴根有进行了细致分析,并指出包括央行征信系统在内的金融基础设施和基本制度的建设是商业银行乃至全社会控制、管理信用风险的重中之重。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副主任张光平首先对国内银行业风险管理尤其是市场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总结,随后对人民币衍生品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中国保监会保险资金监管部主任孙建勇、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张晓松副处长、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黄明研究员、中国保监会政策研究室樊新鸿副处长以及美林证券董事总经理王伟、中信证券债券部总经理高占军、工银瑞信基金业务主管李诗林等也分别就相关领域的业务创新、产品创新等发表了演讲。
我所副所长王国刚教授以“中国金融创新的机制分析”为题做了主题演讲。王国刚教授从当前中国资金过剩的格局展开,剖析了中国金融管理体制的特点以及由此对金融创新的影响,提出要统一制度、放松管制、强化合作,推动中国的金融产品创新。
最后,李扬所长就会议的发言和讨论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在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压力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只有加快金融创新才能做到既充分利用资金以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又能够防止资产价格泡沫、保持金融稳定。而金融创新能够顺利开展的一项重要前提条件就是,放松过度的行政管制,在加强各部委协调的基础上,用市场主导的金融创新机制取代当前政府主导的金融创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