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消息,
管清友院长介绍说,“能源安全”一词对不同国家意味着不同的含义,而中国目前所说的“能源安全”一词是一个比较模糊的定义。由于能源的资源属性、政治属性和金融属性,能源安全不仅仅是资源的概念,还涉及到政治、外交、军事等多方面。资源国能源安全与消费国能源安全的内涵大不相同。资源国的能源安全主要是以合理的价格稳定的出口能源,获得收益,从而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消费国的能源安全主要是以合理的价格稳定的获得能源进口,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但资源国能源安全与消费国能源安全的共同点在于避免由于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在《我国能源安全和资源保障问题研究》中,我国总结了主要国家和国外学者对能源安全的定义,并给出了我国对“能源安全”的定义:鉴于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又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稳定。因此,能源安全的内涵通常很宽泛,不仅包括能源的供应安全(如石油、天然气和电力供应安全),也包括能源生产和使用对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其主要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合理增长的能源需求;二是满足各种需求的持续的、多元化的供应保障能力;三是经济和社会可承受的能源价格和生态环境成本。
管清友院长指出,能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攸关一国经济的有效持续运转和国家战略安全,对于世界各国的战略利益具有重要影响。由于复杂且多重因素的作用,能源成为牵动人们神经的敏感问题,围绕能源所进行的竞争在国际政治中愈演愈烈。能源竞争不仅仅是纯粹的经济利益之争,它总是与各个国际利益集团的政治利益交织在一起。能源政治是国际政治的重要一翼,特别是油气政治,充满了国家权力的交锋。
我所所长王国刚研究员主持了本次论坛,来自所内外的50余人参加了本期 《金融论坛》,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赵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