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中国人民银行7月30日决定,从2007年8月1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在这一轮的货币紧缩中,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较以往有几个不同的特点。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频率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高,2003年以来的11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其中一次实行差别准备金比率),其中有9次集中在2006年和2007年,而2007年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频率之高,超出了人们的预料。自2006年11月以来,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成了央行冲销流动性扩张的一个基本手段,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承担着其他国家所没有的重任。
为什么央行在7月21日加息之后不到10天的时间里,又决定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呢?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息能否真正达到抑制信贷扩张还要取决于企业、个人对利率的反应弹性,即便借款者对利率变动的反应是灵敏的,从加息到银行信贷收缩还需要一段传导时滞,更何况,在企业利润、资产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借款者对利率的小幅上升的反应可能较为迟钝。其次,6月份以来,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来冲销流动性的力度有所下降,尤其是三年期的央行票据连续多期都只是象征性地发行了10亿元,再加上到期央行票据的影响,央行票据净回笼流动性的力度有所减弱。因此,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依然比较强烈的情况下,贸易顺差和资本流入规模仍然比较大,这使得央行面临巨大的流动性冲销压力。第三,原先被人们寄予厚望的特别国债并没有很快地被推出,这又使得央行不得不依赖于传统的操作手法来冲销流动性。最后,在上次加息之后,又有一些消费类产品企业宣布提高旗下产品的价格,这可能进一步强化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为了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进一步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也在情理之中了。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素有货币政策的“巨斧”之称,意思是说,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会对货币供应量的紧缩力度非常猛烈,这是因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是决定货币乘数的一个重要因素,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提高会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地收缩。而央行每每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时,总是有做这样“精确”的计算:提高0.5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会冻结多少流动性,会减少多少货币与信贷增加量。单就紧缩的力度来说,中国央行11次以0.5个百分点的步调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要远远超过美联储自2004年6月之后的连续17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值的紧缩力度。因此,我们不能不说央行稳定货币供应和信贷的决心之大。问题是,为什么中国在经历了连续11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之后,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和全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增长仍然超出了预期?例如,今年上半年全部金融机构的信贷增加额超过了2.5万亿元,M1和M2的增长率分别超过了20%和17%。
答案在于,中国的货币政策陷入了一个螺旋式的怪圈:着眼于收缩流动性的货币政策操作之后,总会有更多的流动性涌现出来,又得采取新一轮的流动性紧缩措施。紧缩——流动性膨胀——再紧缩……由于中国现在所有的流动性管理都只是被动地“冲销”,没有从源头上来改善流动性管理,因此,在由国际收支顺差、资本流入带来的输入型流动性扩张面前,被动“冲销”总是感到非常吃力。无疑,目前的汇率机制“绑架”了货币政策操作,让中国有一个健全的货币政策操作体系,灵活的汇率体系是一个必要条件,但这仍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包括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在内的“被动”的货币政策操作,尽管只是权宜之计,但仍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且会持续一段较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