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立项时间:2010年1月;预计结项时间2011年11月。
一、调研的必要性
中小企业融资以及对农村金融的支持问题一直是我国金融界长期关注的难点问题。一方面中小企业以及农村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中小企业,截至2006 年末,我国中小企业已达到4200 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占企业总数的99 %,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已分别占到全国总量的60 %、57 %、40 %和60 %,在一些地区,中小企业甚至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主要载体。 对于农村经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13亿人口,其中8亿左右生活在农村地区。农民、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是我国政府最关心的问题。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农村长期稳定,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和农民融资难问题在我国一直存在,特别在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由于违约风险的增加,中小企业面临相当程度的金融排斥,银行贷款向国家重点工程、大型企业和大中城市集中的趋势日趋明显。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困境,甚至出现了大量的倒闭现象;对于“三农”的金融支持也一直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问题,除农村信用社以外,在农村地区经营的金融机构一直探索开办各种形式小额贷款业务。尽管如此,根据人民银行最新《农村金融服务报告》显示,我国尚有约9000个乡镇仅有一个营业网点,农村金融体系发展严重滞后。
小额贷款公司是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的为“三农”服务的新型准金融机构,它正在扩展成为农村和小企业提供商业化融资服务的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抵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冲击,国务院在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中明确提出扩大 “三农”、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为此,在2005年在山西平遥建立首家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之后,2008-2009年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2008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 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促进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这一政策的指引下,各地纷纷开展小额贷款公司发起工作,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势头良好。按保守估计目前我国拥有 600家小额贷款公司,此外现在申请待批的小额贷款公司有500多家。这项政策的最初意图在于“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引导资金流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而事实上根据现有资料表明,小额贷款公司根据自身发展以及各地经济状况的不同,所服务对象通常包括中小企业和农民两类。
二、调研目的
由于小额贷款公司在全国试点推广仅仅一年,加之由于小额贷款公司的具体实施政策由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制定,因此我们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现状不甚了解。一方面我们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资金规模、贷款结构、信贷规模、等经营状况不甚了解;另一方面对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的内控机制以及法律保障、政策支持等外部条件存在的问题也知之甚少。因此,全面了解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现状,探索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方向并为进一步的政策导向提供有益的建议,对于发展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开拓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学术意义
本项调研除了具有重大的政策与实践意义之外,在推进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金融经济学学科发展来看,研究金融体系(包括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政策组合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增长是金融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目前我国整个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着金融机构单一化和垄断化的趋势,金融抑制严重,其表现是随着国家农村金融政策的调整,特别是农业银行的商业化,合作基金会的整顿,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市场上唯一的正规金融机构。在信贷分配方面也出现了金融体制与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局面。中国农村金融改革需要着眼于对民间金融组织的不断创新和规范,促进农村金融的多元化发展。本次调研通过深入研究对探索中小企业和农民的信贷支持的商业化模式,促进资金合理配置,为金融发展理论的微观层面研究提供实证分析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