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立项时间:2010年5月,预计结项时间:2011年7月。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与蔓延以来,二十国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稳定论坛等国家组织和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政府和监管机构在采取应急措施处理危机、保持金融稳定的同时,纷纷采取行动,对自己的金融监管体系进行检讨,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改进措施。本轮金融危机告诉我们,在复杂的金融体系下,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已经难以独立承担维护金融稳定的任务,不仅如此,它还产生了顺周期性等问题,从而使得自己本身成为了影响金融稳定的一个因素。因此,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并将其与微观审慎监管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将成为后危机时代各国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发展趋势。
在目前实务界及学术界设计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金融监管的逆周期政策和逆周期机制成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成为宏观审慎监管最重要的政策工具。逆周期性与顺周期性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其中,顺周期性是指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之间形成的正向反馈机制。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会扩大经济周期性的波动程度, 并造成或加剧金融部门的不稳定性,这也是金融体系本身所固有的特性之一。同时,资本监管、新资本协议、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和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等外部监管规则所具有的内在顺周期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强化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助推危机的发展。
因此,要进行有效的宏观审慎监管,就必须通过实施恰当的逆周期政策,在金融体系中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逆周期机制,防止金融机构的顺周期行为加剧经济的周期波动。同时,还应该采取措施,缓解监管、会计等外部规则的顺周期效应,并通过影响金融机构的激励机制和行为模式,降低金融体系的内在顺周期性。如何设计金融业的逆周期机制及相应的逆周期政策工具,将是各国监管当局在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需要探索的一个重点领域。
我国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行为模式和风险暴露具有较大的同质性,导致金融体系具有更强的内在顺周期性,进一步增加了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同时,随着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在国内银行业的逐步实施,金融监管制度的顺周期性问题愈趋严峻。因此,尽快研究建立我国金融业的逆周期机制,推动形成并逐步完善我国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对维护我国的金融稳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题分别以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诱发的顺周期性分析入手,重点研究顺周期性金融监管体系形成的原因,并结合国外最新的对策措施和经验教训,分析逆周期金融监管的难点与重点。同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我国金融市场的顺周期表象,并探讨顺周期性对发挥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负面影响。通过分析研究,试图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金融体系特点的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