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立项时间:2006年10月,预计结项时间:2007年12月。
自1970年代以来,随着贸易壁垒的下降和科技进步的加速,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更趋紧密。在这次所谓的“第二次全球化”浪潮当中,国际分工体系的重新分化组合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表现在产业分工链条的延长、生产过程在国际间的分散化和服务贸易的高速增长等方面。本项课题将对上述现象进行研究,总结国际分工体系变动的主要特征与发展趋势,从而在此基础上分析它的金融效应,其中着重讨论它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实体经济与金融部门之间密切相关。从历史视角来看,任何国际货币体系与金融安排都是以一定技术水平和其他约束条件下的实体经济结构为基础的。国际分工体系的变动必然会伴随着国际资金流的变动,与此同时,金融服务总量、结构与地理分布的调整本身也是国际分工格局变动当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对于国际分工体系的研究可以为国际金融问题的分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更有利于揭示金融活动的本质。例如,关于美国国际收支的“暗物质”理论就认为美国(由于其在国际分工价值链当中的高端地位)持有大量的高收益“隐形”外部资产,因此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问题实际上被高估了(Hausmann and Sturzengger,2005)。如果更深入地追究,那么这种观点的一个含义是,目前的“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只是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在金融与宏观经济层面上的反映,或者说,这种“失衡”是新历史时期的一种常态。尽管“暗物质”理论本身的正确性还有待商榷,但是它所蕴含的思路则是值得借鉴的。将国际金融问题置于实体经济结构变革的背景之中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考察其原因和发展趋势。
与此同时,中国的特殊经济地位也强化了这一课题的重要性。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以劳动密集型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参与国际分工,并且这种国际经济联系构成了其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动力。另一方面,经过长期的资本积累之后,种种迹象显示中国可能正面临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在这种情况下,认清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动趋势并在其中寻找最优定位就成为了当务之急。与此相应,我们也需要结合上述形势来认识中国目前存在的一些国际金额问题(如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与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并对它们的根源、持续性和影响做出更具前瞻性的判断,而本课题的研究将为此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