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立项时间:2007年5月,预计结项时间:2008年12月。
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选择了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从实际汇率运行看,这些经济体的管理浮动汇率往往表现出“软”蠕动钉住的形态:汇率变动是通过大量的微小变化而慢慢实现的,并且货币当局并不宣布汇率调整的规则和目标(这一特点与IMF1999年定义的标准蠕动钉住汇率制度有所区别)。
“软”蠕动钉住汇率制度的本质意图是,通过不宣布规则的渐进调整来实现一国货币的相对稳定。在资本高度流动时代,如同其他中间汇率制度一样,这一意图的可维持性受到了广泛质疑。并且,与以往通常面对贬值冲击不同,“软”蠕动钉住汇率制度在实践中开始频繁遭遇升值冲击。一个典型例子是,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就面临这样的挑战。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回归有管理浮动;此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蠕动升值态势。在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一些批评者指出:这一调整方式是不可维持的,它延缓了国际收支调节,并将最终导致中国面临难以容忍的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
与“软”蠕动钉住汇率制度可维持性相关的研究主要分布在蠕动调整汇率制度可维持性、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和货币危机理论三个领域;这些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围绕投机资本冲击这一线索而展开。相对于“软”蠕动钉住汇率制度可维持性在实践中面临的新问题,已有理论和实证研究有重要借鉴意义,但也存在重要忽略:即主要关注货币贬值冲击,对货币升值冲击的考虑较少。
针对实践的新发展,本研究拟考察以下问题:(1)比较“软”蠕动钉住汇率制度发生贬值危机和升值危机的可能性;(2)建立纳入升值冲击考虑的“软”蠕动钉住汇率制度可维持的理论框架;(3)阐明有利于实现“软”蠕动钉住汇率制度可维持的政策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