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立项时间:2011年7月,预计结项时间2012年8月。
本课题拟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政策效果分析
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首要目标在于服务三农。那么,这一目标是否得以实现?实现程度如何?在这一部分里,课题拟以村镇银行为样本对这一问题进行考察。本课题将从涉农贷款比例、涉农客户数量及占比、人均存贷款余额等指标对村镇银行的贷款结构、客户结构等进行考察,以此反映村镇银行的业务及客户在多大程度上与三农有关,进一步评价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政策效果。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效果可能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地方经济发展、发起行背景、法人治理结构、资产规模、经营时间长短等等。在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总体支农效果进行分析基础上,本研究还将以上述反映支农效果的指标为因变量,进一步考察相关指标受哪些因素影响,即有哪些因素会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产生影响。
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金融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在填补部分地区金融服务空白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一改革可以被视为我国金融发展中的一个重大外生事件。那么,这种金融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本课题将主要以村镇银行为对象,考察村镇银行的设立与发展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首先,通过对村镇银行设立前后地方经济增长情况进行对比,同时在横截面上对村镇银行发展状况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对比,考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是否促进了地方经济增长;其次,考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3.不同组织模式对农村金融机构绩效的影响分析
受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国家金融机构发展采取不同模式。有的国家采取股份制,有的国家采取合作制。两种模式各有特点和优势。我国是股份制和合作制并存的国家,这种情况在农村金融机构中尤其典型,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同时存在。本课题拟利用标准的研究方法,通过不同方法和指标对银行绩效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绩效进行比较,以此来考察不同组织模式对金融机构绩效的影响。进一步,本课题还拟对两种组织模式对金融机构绩效影响的潜在机制进行分析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