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民生银行与阿里巴巴合作发展直销银行的事件,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直销银行”是指几乎不设立实体业务网点,而是通过电子化手段来实现业务中心与终端客户直接进行业务往来的银行。
直销银行体现了互联网为代表的电子媒介对于银行组织架构的冲击,我们通常所说的电子银行,是指银行在实体组织之外,利用电话、网络等发展的补充形态。而直销银行,则通常是有独立法人资格和金融牌照的组织,且主要依托非实体机构来开展业务。
可以看到,在国外,直销银行由于运营成本低、更加灵活、适应E时代人群的交易习惯,因此更容易开展融资竞争,并提供多样化的产品。但在我国,不仅直销银行无法真正成为独立法人,只能作为银行的特定部门,而且利率市场化的尚未完成、信用体系的缺失,也使得其优势难以显现。
从根本上看,纯粹的直销银行在我国尚没有充分的成长土壤,即便未来出现创新试点案例,也难以真正冲击传统银行体系。例如,即使在竞争充分的美国,传统的大银行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力量仍然占据了网上银行的主要份额。因此,与其注重不切实际的直销银行噱头,不如把重心放在如何真正创新和完善电子银行上。因为,同质化竞争一直是我国银行业绕不开的问题,长期竞争激烈的电子银行,也一直停留在“价格战”、“跑马圈地”水平上。为了服务于整个银行业的业务模式转型,电子银行也迫切需要围绕产品创新,为银行开辟真正的利润蓝海。
具体来看,一则,电子银行的发展重点,在于实现支付结算平台的延伸和创新,与传统支付结算工具相结合,不断开发出能够有效满足居民需求的新型服务。例如,用户通过手机银行预约取款、通过互联网和电话在线购外汇等,这些刚出现的新型业务,都展现出巨大的创新想象空间。二则,在鼓励居民消费的大环境下,构造完善的消费金融体系则更加必要,这就需要从金融前台到中后台的多层次建设。其中,通过电子银行业务,还可以实现传统信贷融资功能的延伸和创新。无论是崭露头角的网上微贷款,还是在满足居民创业、购房、买车、消费等融资需求过程中,对传统的资金审批、发放与回收过程的电子化替代,都应意味着居民获取银行资金将更加方便。三则,随着我国社会结构日趋稳定,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财富管理的大众化需求成为未来趋势。对此,电子银行应该提供个人财富管理的平台创新,使得居民可以更有效地通过“网上金融超市”选择零售金融产品。
虽然电子银行发展前景良好,但也有诸多障碍,典型的就是安全性问题。对于客户来说,要培养健康的电子银行消费文化;对于银行应把握安全与便利的有效结合;对于金融监管机构和执法部门来说,则应该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安全标准,强化监管模式,优化政策环境,保障消费者利益。当然,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和金融市场化推进,纯粹的网上直销银行也可能成为金融体系重要补充,但若监管者不能给予其充分的业务创新空间,则无论是增加民营银行还是直销银行,其产品与服务都变不出新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