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6月末再次迎来银行揽储大战的传统时点,存贷比考核压力是根源之一,而去年“6·20”的流动性问题也让银行仍感心有余悸。当然,银监会宣布自7月1日起银行存贷比的监管计算口径调整,这在有利于推动金融市场化改革同时,也会对银行“拉存款”的压力有所缓释。
长期以来,“拉存款”一直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如影随形”。很多人对上世纪90年代初银行业恶性竞争、金融秩序混乱的局面可能还记忆犹新,当时的“存款大战”令人瞠目。此后在不同时期,拉存款始终成为悬浮在银行员工身上的“双刃剑”。
当然,导致这一现象的表面因素就是监管制约,如75%的存贷比要求,使得银行难以摆脱以存定贷、存款立行的经营模式。但从更深层面看,这是我国利率市场价格双轨制情况下的现象,反映了利率价格的扭曲,改变监管规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为重要的是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让利率真实反映市场资金供求情况。当然,还有技术层面的因素,如当前规模过大而且付息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实际上降低了银行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制约了信贷增长能力。
在银行资金紧张时,出现存款竞争也是正常的。如美国银行业在2008年金融危机遭受流动性冲击时,同样出现过吸储竞争。许多银行不仅是像过去一样给储户免费礼物和赠品,而且给予更多的返现回报。只是需要看到,在利率市场化、金融市场健全的背景下,不会出现过度扭曲的存款大战。同时,银行信贷利息收入有限,居民拥有更多元化的金融资产配置渠道,都使得存款恶性竞争没有太大意义。
因此,随着流动性充足的时代可能逐渐过去,将来如果靠存贷利差轻松赚取利润的市场规则不变,则揽储大战还会时不时出现。即便是包括银行理财产品在内的各类表外业务创新,实际上也是为了间接地拉客户、助存款。需要承认的是,伴随传统揽存手段逐渐受限,活期存款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加速流失,这已经开始迫使银行跳出传统思维,真正直面业务转型的挑战。
要改变过于偏重存贷款的业务模式并不容易。据统计,2014年3月末我国银行业资产总额155.79万亿元,金融业总资产171万亿元。相比来看,2014年1月末美国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为14.076万亿美元,其中信贷资产大约只有一半。即便是在银行业占据主导的日本,银行业资产占金融业总资产、贷款占银行资产的比重,也都是超过一半左右,远低于我国。实际上,过分依赖银行信贷融资已经带来了诸多弊端,要改变这一结构性扭曲,既需要银行主动转型,更需要创造外部市场化条件,使得直接融资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