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市场,孰更脆弱?
随着总市值的不断突破,国内股票市场曾经的弱不禁风已恍然过去,甚至在全球股票市场之林中已经初显强者风范。在
相比股票行情的相对独立与坚挺,很多分析人士要脆弱得多。国内股票市场的一个非凡之处,就是历史行情的频繁重演。迄今半年的光景,很多颇有影响的人面对频繁的行情再现却表现出时喜时悲的怪状。
关于人为的脆弱,仅就最近的事实就可以发现其中的蹊跷。在
时下国内股票市场上的诸多典型事实,以及市场内外的诸多典型舆论,给人们提出了一个典型的议题——人与市孰更稳定?
股票市场的稳定性判据
这里,我们还是先就人们乐于谈论的股票市场的稳定性问题略作探讨。因为,但凡论及市场大势稳定或健康与否,应该引入干预与否,最终都会归结到稳定性的判定。无论是投资者、融资者还是监管者,对此问题都不会失去兴趣。
判定股票市场的稳定性,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在国内常见的各种分析标准中,可以大致归为如下两大类。一类标准是学术性的,经常被监管部门和理论研究者所采用。在这类标准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国内关于金融稳定的官方定义。将此运用到股票市场,稳定应当是指该市场能够有效发挥其市场功能的一种状态。于是,人们很容易根据美好的经济学描述来理解复杂的市场现实。事实上,很多人也是因此而想当然。国内股票市场的稳定状态被想象为在一种融洽的投融资关系下,投资者可以充分地分享到国内经济增长的成果。然而,残酷的现实表明,这仅仅是一个愿望而已。
另一类标准可以说是世俗的,广泛传播于社会群体。采用这类标准的分析人士通过判断某些市场现象是否偏离了主观臆测的某个水平,认定市场是否稳定。譬如,当上证指数突破3000点、4000点时,当证券营业部人头攒动时,便涌现出了大量指数过高、上涨过快、严重泡沫化、可能发生金融危机之类的危言。这里所关注的市场现象便是股票市场指数与投资者的参与程度,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观察,分析人土得出了市场不稳定的判断。但是这些现象的合理水平是分析人士主观臆测的,至今都没人公布怎样的一个水平才算是合理的。此外,主观臆测的合理水平也非常善变。因此,关于股票市场指数的认识是:忽而过高、忽而合理。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简单的市场现象对于判断市场的稳定性没有意义。股票市场由稳定转向不稳定时,通常都会有异常的市场现象提前反映出来。官方关于金融稳定的评估与预警,实质上也是依据于一些指标的表现而形成的。问题在于,将一些用于特定目的或草率的现象分析,以及由此得出的稳定性判断推介于市场大众,不免蛊惑人心,反而带来真实的市场不稳定。
股票市场不稳定的本性与外因
关于股票市场的稳定性判据,无论是哪类,都很难给出一个明了而可靠的结果。事实上,股票市场具有天生的不稳定本性,同时也经常受到外部不稳定因素的冲击。谈及股票市场的不稳定本性,首先是股票这种金融投资工具的未来收益是不确定的。无论如何预期,股票的未来收益都无法精确估算。对于任何一只股票,过去的投资收益都不能代表未来。即使是证券分析师专业而认真的推荐与业绩预测,也不能保证一定能够兑现。从更深一些的观点看,投资股票可能获得的人民币收益,可能受物价与人民币币值波动的侵蚀,未来的货币收益未必具有现在所能想象的购买力。因此,这种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种内在的风险和不稳定。
其次,受未来收益不确定的影响,投资者的心理与投资行为也会随着市场条件的变化,偏离投资学教科书中所描述的理性投资框架。通常,很多投资者纵使对未来中长期牛市的预期较为强烈,但面临已经获得的账面盈余时,仍然难以抵制即时兑现的冲动。或者,新金融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如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纵使预期到股票大涨之后盈利空间已大受压缩,而被套牢的风险日益集聚时,也抵挡不住踏空牛市的重压。这种重压可能来自于管理者自己,也可能来自资金的东家。但最终都会驱使管理者选择疯狂地入市建仓。截至8月中旬,上证指数在小部分所谓蓝筹股的带领下,能够持续冲击到5000点下,就显露出此等迹象。客观上,这种投资行为既延长了股票行情波动的周期,也放大了波动调整的幅度。
最后,股票的天性、投资者的心理以及其它复杂的市场环境,汇集于一起,共同缔造了股票市场的内部不稳定。在这个市场上,受青睐的股票未必是预期业绩好的,而可能仅仅是如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对金融市场运作的形象比喻,一场场“选美比赛”的结果而已。对于每只股票而言,丰实的业绩与投资价值在长期内通常是一致的,在短期内却未必一致,甚至大相径庭。无论是概念股还是蓝筹股,都要正对多数投资者的胃口,才能体现出它的投资价值。如果从选美运动的角度来分析整个股票市场,则其含义也是类似的。
此外,股票市场还面临很多外部不稳定因素的冲击。譬如,不透明的货币政策、重要宏观统计数据发布日期的随意变更、以及受外部因素影响的股指期货推出日期与红筹股回归日期的不确定,都会导致股票市场运行的不稳定。无论是针对股票市场还是宏观经济,不透明或不确定的市场干预都是市场不稳定的重要风险源。在股票市场上,不稳定的干预政策,不仅对投资者形成稳定的预期具有破坏作用,也容易动摇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基于所谓理性预期的干预机制在现实中很容易伤害投资者与监管者之间的信任,从而加剧市场的波动频率,同时导致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以及最终不理想的干预效果。
市场外部的不稳定不仅包括各种显性的干预措施,也包括各种隐性的引导因素。例如,较为流行的关于宏观经济指标过高、过快或过热之类的判断,就容易诱导那些没有充分信息,或缺乏专业分析能力的人们,相信宏观经济或某些宏观现象是真的不稳定。经过反复强化,不稳定的预期便传导为经济行为的不稳定。面对良好的经济发展局面,关于经济不稳定性的判断能够持续数年,确也罕见。
在不稳定中走向繁荣
回顾2007年以来国内股票市场的表现,可以看出一个较为坚挺的牛市格局,但行情的波动性也在不断地放大。从
试想,假使在5月30日之前,没有人为地形成一片打压之势,各类群体各自做好审慎的风险监管或自己的风险管理,自发的市场行情又会如何?会发生危言耸听的金融危机吗?从此后行情逆转、回调、再到超越前期高点的表现来看,此时市场与彼时市场并未有本质的差别,却少了危机之忧。这让我们想起了当时国内外众多知名机构和非专业人士对股票市场的深切忧虑,并在有意无意间促成了对市场的悲观认识和预期。根据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预期是可以通过不断强化而自我实现的。此时实现的预期只不过是短期的市场调整与国内财富的内部转移而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也尚不足虑。
国内股票市场的破坏性动荡或不稳定,通常都是由于市场体制因素造成的,很少像国外成熟市场那样源于经济基础或程式化交易行为。回顾在沪深两市17年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贯穿的动荡和坎坷,市场体制改革的不够明朗或不到位一直是不稳定的主要根源。但与此同时,关于市场发展的各种消极的忧患意识也日益集聚。当面对股票市场初现的迅速繁荣与崭新的发展局面,很多人都表现得信心不足和认识不足。在惑众妖言的鼓噪之下,强烈的忧患意识能够迅速蔓延至各个角落,并为原本无事的市场定上“莫须有”之罪,用强加的预期造就市场动荡,甚至崩溃而了事。
—言以蔽之,股市繁荣,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