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互联网金融话题火热,其中,特别是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各类新型货币市场基金发展迅速,不仅吸引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也一度引发了许多激烈的争论。抛开如何去界定或监管各类“宝”的争议不谈,货币市场基金爆发式增长,有其客观、合理的背景,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也是推动利率市场化发展重要的力量。稍微回溯一下历史,就不难看出这一点。
中美利率市场化比较
1972年,美林证券推出了第一只货币市场基金,其对象主要是中小投资者。在当时的美国,《Q条例》对储蓄和定期存款都设有利率上限,而且也不允许支票(活期)账户支付利息。金融市场利率虽然不受限制,但投资工具(如可转让存单CDs和货币市场凭证MMCs,等)都有最低额度限制(当时为10000美元),中小投资者无法介入。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通货膨胀状况日益恶化,市场利率大大超过存款利率上限,货币市场基金因此急速膨胀。而与此同时,为应对挑战,银行业也开始绕开利率上限,创造出可转让提款通知账户(NOW)、自动转换储蓄账户(ATS)以及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s)等一系列工具。就此,美国利率市场化大潮,如一江春水,奔涌而去。
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相比,我们目前的情况有些类似:一样的存款上限,一样渠道受限的中小投资者,相似的创新工具,银行类似的反应,甚至还有相似的社会舆论环境等。所有这些都意味着,我们正置身于利率市场化加速的时期,虽然监管要求还在,利率上限还在,但金融创新正让其变得无关紧要。从这个角度,过去一段时间曾热议过的银行理财、同业业务以及影子银行等,或许都可看作利率市场化大背景下的产物,模式虽有不同,但条条大路都通往同一方向。
当然,在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驱动上,中美还是有所不同。上世纪70年代直到80年代上半期,恶性通胀一直都是困扰美国的难题,货币市场基金在收益率上对存款有压倒性优势,对银行产生全面冲击并不让人意外。反观中国,目前整体通胀还算温和,定期存款利率虽有上限,但理财产品的快速发展使其市场化程度已然不低。也正因为此,受压制程度较高、与市场利率相差较大的活期存款成了创新突破的重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加入,弥补了货币市场基金在支付方面的不足,在不借助银行的情况下,创造出了一个活期存款的完美替代品。
简单说来,如果把货币市场基金看成“货币+基金”的组合,那么,在美国利率市场化加速时期,高通胀环境中,基金端(获得跑赢通胀的收益)是其成功的关键。而在当下中国,通胀尚无明显上升迹象的情况下,货币端(便捷、广泛的支付)或许才是其竞争力的核心。就这点来说,纠结于收益高低来断言某些创新的前景,可能并不恰当。这些产品长期的生命力依附于货币应用,当然,这也是判断其风险性质以及制定适当监管规则时的争议所在。
利率市场化加剧银行竞争
如果以利率市场化的大框架,来看待今天各类金融创新(包括影子银行、银行理财、同业业务以及热得发烫的互联网金融等),对其未来的发展以及对银行业的影响,我们有以下几个初步判断。
首先,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已明显加快,金融业创新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真正意义上的“脱媒”,银行会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当然,从起点上来看,中国银行业在金融体系中所占据的比重,及其混业经营的程度(就大银行而言),要远高于美国利率市场化时期,因而银行应对竞争的能力或许更强。当然,实际情况是否如此,还需观察。
第二,银行业内部竞争加剧,分化将迅速加大。外部金融创新最主要的影响,不在于会产生多大的直接冲击(对银行业务的分流),而是间接加剧了银行业内部竞争。在过去一段时间,一些银行纷纷推出了类似余额宝的产品,而监管者一改以往对高息揽存的严格限制,罕见地保持了宽容。监管强度的松动给一些有能力、也有意愿参与市场竞争的银行提供了一次扩张军备的大好机会。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这部分银行的竞争优势将更加明显,而其他银行,特别是众多中小银行,则会受到较大冲击。
第三,银行业风险会明显上升。余额宝等金融工具的出现,尽管不一定会导致这些资金完全流出银行体系,但对资金成本和流向还是会产生不小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此类产品得到广泛接受,以及银行类似产品大规模推出后,储户的利率敏感程度将显著提高,活期存款作为银行最稳定和成本最低廉资金的时代,或很快一去不返。银行整体的资金成本会大幅上升,稳定性也可能显著下降,流动性风险问题将愈发突出。
第四,银行业务结构调整步伐将加快,需要密切关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面对资金成本的明显上升,以及流动性风险加剧,银行的业务结构必然发生重大的调整。在负债方,对主动负债的依赖会有所提高。在资产方,银行会调整客户结构,以提高贷款议价能力。此外,还可能大幅压缩资产的期限结构,以规避利率风险。从国际经验看,期限较长的贷款(特别是住房按揭贷款),在利率市场化中的风险尤其突出,美国储贷协会危机便是典型的案例。对中国银行业来说,在利率市场化加速时期,重视此类长期贷款的风险,并适度进行控制和调整,是降低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的必然选择。
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
对银行来说,应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不管你喜不喜欢这些创新,也不管你如何去界定,该来的始终要来。所以,正确的态度,不是敌视或反对某些创新,而是积极应对。在发展战略、经营理念、风险管理以及产品创新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整,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在利率市场化加速的情况下,对一些故步自封的银行,这种调整已刻不容缓。
对政策当局来说,应适应利率市场化发展,优化监管规则。在总结众多的经验和教训后,绝大多数国家都认同,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必须辅之以适当的再监管(re-regulation),方能避免出现巨大的风险。在这个意义上,利率市场化既非简单取消监管,也非对金融创新听之任之,而是要根据风险的变化,在放松原有管制措施的同时,及时建立新的监管规则。
对于各类金融创新(也包括银行的金融创新),监管者应根据其实际的风险特征,设置与之相适应的监管要求,保持监管一致性,避免出现监管空白或监管套利。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打着什么样的旗号,金融创新的风险本质应没有变化,健全的内部风险管理和适当的外部监管都必不可少。这不仅关乎投资者的利益,也有助这些金融创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对银行监管而言,在实施国际规则时,需考虑国内外环境的不同。具体而言,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新巴塞尔协议,针对的是西方国家金融体系过度市场化的问题,因此,其无论是在资本监管、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以及流动性监管方面,都刻意限制银行对金融市场的依赖以及银行业务的复杂化。但中国目前仍处于利率市场化加速时期,在资产和负债两端更多地使用金融市场,是银行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手段。因此建议在实施新国际监管规则时,必须注意这个问题,为与金融市场相关的业务(如同业业务)预留适当的空间,以免作茧自缚。
应及时优化监管政策,特别是贷存比限制,避免形成扭曲。具体而言,在存款分流的情况下,贷存比的限制,可能会导致银行实际资金成本进一步上升,同时还因为可用于贷款资金减少,推高融资成本。因此,建议针对实际变化,更及时地对存贷比指标进行优化调整,扩大合格存款范围,并适时提高贷存比限制等,以适应银行资金来源结构的变化,并降低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