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自
一、十年历程,成就斐然
欧元的启动和运行,促进了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增强了欧盟的整体经济实力,提高了欧盟与美国进行经济竞争的能力,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货币交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欧盟成员国之间经贸联系密切,人员往来频繁,在使用不同货币的情况下,货币交易手续烦琐,交易费用很高。据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材料,在欧元启动之前,欧盟每年用在各种货币兑换和佣金上的支出近450亿美元。实施单一货币之后,不仅简化了手续,节省了时间,加快了商品与资金流通的速度,而且还减少了大量货币交易费用,使欧盟企业无形中降低了生产成本。它们将节省的费用投向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必然会大大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增加社会消费,刺激企业投资。在欧盟内部,尽管统一大市场早已建立,但如果使用不同的货币,同样的商品和服务在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价值。这种现象长期存在下去,将扭曲各国的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不利于统一大市场的健康发展。实施单一货币之后,各国的物价、利率、投资收益将逐步缩小差别或趋于一致,形成物价和利率水平的总体下降,居民社会消费扩大,企业投资环境改善,最终有利于欧盟总体经济的良性发展。
3、减少内部矛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欧盟虽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集团,然而在浮动汇率机制下,各自为政的各国货币币值“软硬”不一,经常由于利率的差别和汇率的变动而引发欧盟内部金融秩序的混乱,在面对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冲击时,显然缺乏抵御能力。譬如1995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和1996年的日元危机,都一度导致欧盟经济增长滑坡、出口下降、就业减少。欧元作为单一货币正式使用后,由于其依托的是更大规模的经济体,因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2007年底以来,尽管面对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美国经济减速、能源价格上涨及欧元升值等不利因素,然而2008年第一季度欧元区经济同比增长却出乎意料地达到2.2%,超出了市场普遍预期,预计全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1.7%。尽管次贷危机的后续影响现在尚难以预料,但不可否认的是,单一货币的使用对维持欧元区内部的经济稳定显然发挥了重要作用。正由于此,一度濒临国家破产的冰岛和长期徘徊在欧元区以外的英国都在考虑使用欧元的可能性。
4、推动经济改革,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欧元问世有力地推动了欧洲经济改革,这主要表现在三个领域:首先,通过统一的欧洲货币政策和协调合作的财政政策来促使欧洲经济稳定增长,避免经济过大的区域性差异和时间性波动;其次,要求欧洲面向新经济进行经济结构改革,包括促进企业重组与企业文化演进,推进市场自由化以及资本、技术、劳动力市场改革等;再次,要求欧洲重新调整国家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社会与公民、雇主与雇员的关系等。
通过这些领域的改革,进一步激发了欧洲经济的活力,从而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和稳定发展。其重要表现之一,是欧元区的失业率连续下降。2007年,欧元区共增加就业248万人,失业人数减少了116万人,失业率从2006年第四季度的7.9%下降到该年第四季度的7.2%。2008年2月,失业率则下降为7.1%。这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欧元区的最低失业率。据欧盟委员会统计,欧元区10年来创造了1600万个就业机会,超过了美国同期数量。这不仅是欧元区经济仍然具有活力的表现,也反映欧元区的结构改革取得了较大成就,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正在为欧元区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经济动力。
5、增强了与美国进行经济竞争的能力,改变了国际货币体系格局。
目前,欧元区共有16个成员国和超过3亿2千万的人口,另有9个国家和地区采用欧元作为当地的单一货币。根据官方对于2007年GDP数据的预测,欧元区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欧元区经济的庞大规模及其不断扩大的影响力,支持了欧元的稳定及其各项货币职能的发挥,使它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支柱,在国际事务、全球投资和国际贸易的竞争中发挥越来越重大的作用。
随着欧元作用、地位的日趋重要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货币体系将真正走向“多元化”格局,美元的垄断地位必定会弱化,当今汇率体系中过分依赖美国的现象将有所改变。这是因为,一方面,欧元的出现打破了美元的垄断,世界商业交易与金融交易所使用货币的一部分从美元转到欧元,削弱了美元在国际结算货币中的超级地位。另一方面,欧元的成功运行,引发外汇储备置换,为降低储备与资产的汇率风险,各国根据双边贸易和债务量增加了欧元储备,削弱了美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支配地位。
二、挑战严峻,处境艰难
欧元作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其进程绝不可能是顺利和平坦的。人们在感受欧元所取得的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也无不为其目前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艰难的处境所忧虑。
1、财政政策面临的挑战。一个经济体的经济要想平稳发展,需要在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间进行协调。然而按照《马约》的规定,欧元区的货币政策由欧洲中央银行统一制定,而财政政策则仍由各成员国自行制定。这就为欧洲经济的稳定埋下了隐患。如次贷危机爆发后,欧元区各成员国对于如何应对经常发生意见分歧。由于欧元区对预算赤字有着严格的规定,即预算赤字占GDP的比例不得超过3%,因而各成员国政府在通过财政赤字政策刺激经济增长方面显得缩手缩脚。相比之下,美国却不惜背负财政赤字,连续推出大手笔的财政救援计划。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有理由怀疑,那些经济不景气、失业率过高的国家还能否遵守《马约》和《稳定与增长公约》所规定的共同的财政标准。这使得欧洲经货联盟处于两难境地:如对财政状况继续严格要求,将会使市场预期财政政策在未来收紧并影响财政刺激的效果;如听任成员国政府推行财政赤字政策,不仅会损害《马约》和《稳定与增长公约》的公信力,而且部分成员国财政状况的恶化将进一步加剧区内经济失衡的状况。欧盟目前采用了折中的态度,即暂时适当放松公约的要求,但仍强调必须坚持有利于财政可持续的政策框架。
2、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
在货币政策方面,存在四大问题。一是最后贷款人的问题。在一个主权国家内,中央银行颁演着最后贷款人的角色,他有责任保证国家支付体系的流动性,国家的资源总存量是货币的实物基础和最后担保。名义上,欧元区的最后贷款人是欧洲中央银行,但《马约》并没有赋予欧洲中央银行行使最后贷款人的权利,即使欧洲中央银行被欧元区国家授权来承担这个责任,也由于自有资本(各成员国按比例纳缴500亿欧元)及其储备太少而不可能担此重任。实际上,欧元区没有真正的最后贷款人,一旦出现流动性危机,最后贷款人的缺位就会弱化欧元。二是金融监管问题。欧元区缺乏统一的中央当局对金融体系实施监管,《马约》规定了欧洲中央银行有一定的监管职能,但最主要的监管权力由各成员国的中央银行承担。这意味着一旦发生欧元区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不仅问题很难解决,欧元区的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也难以得到根本保证。三是货币政策权分割。按照《马约》的规定,欧洲中央银行独立执行货币政策,但汇率机制由欧盟财政部长理事会决定。四是欧洲中央银行和欧元区的货币政策决策缺乏透明度。
3、汇率政策面临的挑战。
尽管一些欧盟的银行家欧元认为不能把汇率当作政策工具,应当把汇率交由市场来决定,但实际上欧元区一直在通过统一汇率政策的执行,试图巩固和提高欧元的地位,扩大欧元的影响。然而,就像欧元区的货币政策一样,其汇率政策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众所周知,近几年,欧元区国家间的经济状况差距扩大了。以单位劳动成本计算,如果假定1999年的欧元汇率是100,对于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德国来说,虽然欧元的汇率上升了,但是由于德国劳动生产率提高更多,欧元目前实际汇率低估了10%,对德国的出口有利,但又没有什么通胀风险。但是,对于国际竞争力较差的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国,欧元目前的汇率却高估了20%至30%。近来,就连法国也感到欧元的坚挺难以承受。萨科齐总统已呼吁欧行降低欧元汇率,以刺激欧盟出口,但遭到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反对,欧行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4、政治背景面临的挑战。欧元本身首先是欧洲政治一体化的产物,仅仅经济因素是不足以催生欧元的。正是由于战后欧洲的政治联合以及随之而来的欧洲经济一体化,才带来了货币联盟,并保证了货币联盟的成功运行。这意味着,欧洲经济货币联盟能否成功主要依赖于其成员国的政治意愿,欧洲政治的前景就是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未来。然而使人担忧的是,尽管欧元已经问世10年了,它的超国家和泛欧洲特征在欧洲民众中却始终存在疑虑。须知,欧洲的基本政治单元仍然是民族国家,各国政府和议会首先必须对本国选民负责。如果欧元不能带来如期的经济增长,不能为人民群众带来实惠,就有可能引发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一旦爆发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欧元区的各国政府首先考虑的必然是他们自己的命运。这就极可能导致某些国家退出经济货币联盟,甚至退出欧盟。2005年,《欧盟宪法条约》相继在法国和荷兰全民公决中遭受抵制,2008年6月,其修订版——《里斯本条约》又在爱尔兰被民众否决,使欧洲走向政治联合的理想接连受挫。于是人们不得不为欧元未来的命运担忧,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政治联合最终失败,货币联盟何以长存?
三、展望前景,任重道远
回首过去,欧元固然有不足,但成绩更为人所看重;它给人以忧虑,但更让人对其抱以期望。尤其是在金融危机阴影不断蔓延的当前,人们越来越感受到美元主导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迫切希望欧元能够挺身而出,在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中担负更为重大的责任。但欧元要继续稳定运行并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
首先,要提高欧元区经济竞争力。一种货币要提高国际地位,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支撑。虽说目前欧元区整体经济实力已超美国,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欧洲经济总体发展缓慢,竞争力呈下滑局面,不仅与美国差距不断拉大,还饱受中、印等新兴国家的冲击。 然而,欧洲要刺激经济活力,面临着许多制度上的难题,比如福利制度让政府负担沉重,许多国家财政都难以为继;严格的劳动力市场保护不利于人员的自由流动,也不利于鼓励企业雇佣员工。此外,欧洲在科技创新方面也进展缓慢,研发投资落后于美国和日本。这些都是困扰欧洲多年的难题,也是欧元要提升自身实力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其次,要加强欧元区各项经济政策的协调。目前,欧元区国家经济结构、经济周期等方面差异仍然很大,这不利于欧元的稳定。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各项经济政策的协调,以促使各成员国经济逐步走向趋同。鉴于欧元区存在着统一货币政策与多个分散的财政政策相搭配的矛盾,因而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的协调显得尤为重要。财政政策的协调主要是强调各国财政政策之间适当的调整,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首先,区内各成员国首先必须有协调的意愿,这才有可能使各国政策制订者坐在一起进行谈判,否则协调无从谈起。这种协调意愿的产生,一方面在于协调能够给参与国带来利益,另一方面必须基于对未来经济状况有共同的经济预测和分析。其次,合理确定财政政策目标。由于历史、文化及经济结构的差异,使各国政府的目标偏好仍然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也会导致在协调谈判过程中出现冗长未果的现象。所以,有必要进行各种改革来使本国经济状况与其他国家更加接近,这样国内政策目标就易于一致,财政政策的协调也就易于达成。再次,在经济政策协调中,信誉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可以保证协议始终贯彻执行,达到协调的目标,为下次各国政府之间的协调奠定基础。
3、进一步促进欧盟的政治联合
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意识到,政治上的联合是经济货币联盟得以发展的前提。在实现单一货币以后,还需要不失时机地推进欧盟机构改革,恰如其分地规定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以及外交上的“三架马车”的权限,制定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协调各国的社会福利、劳动保障、税收等方面的制度,在国际舞台上争取用一个声音对外说话。因而,一部欧盟宪法的颁布是极为重要的。
从近期看,欧盟的迫切任务是拯救《里斯本条约》。2005年《欧盟宪法条约》被法国和否决后,欧盟成员国对条约进行了艰苦修改和谈判才达成《里斯本条约》,且已有2/3的成员国批准了这一条约。在该条约被爱尔兰否决的情况下,要推到再来恐不现实。接下来这一段时间,其他未批准的成员国还应继续进行批准程序,并为爱尔兰政府寻找解决办法创造条件。
从长期看,欧盟要顺利推动一体化进程,需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改善经济。两次条约被否决都与经济形势有很大关系。当经济形势不好时,民众很可能把对政府的不满发泄在公投中,导致一体化条约受到牵连。从近年的情况看,欧盟经济总体发展缓慢,受全球化冲击严重。主要问题在于福利体制改革不到位,研发创新不足。今后迫切需要通过发展高新技术来带动经济增长。
第二个是需要加强精英与民众的沟通。从战后的一体化进程看,一体化给欧洲带来了繁荣与稳定,欧洲国家都是受益者,但民众似乎并未意识到一体化的好处。因此,政治精英需要加强与民众沟通,改善欧盟在老百姓心中的官僚形象,让他们认识到一体化的好处。从长远看,一体化要顺利前进,离不开民众的支持。
参考文献:
周茂清:欧元的启动及其影响,《学海》1999年第2期。
杨金凤、黄宁:欧元——欧盟挑战美国的利器,《党政干部学刊》2004年第9期。
姚枝仲:2008年欧元区经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刘明礼:欧元10年,过去与未来,《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