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去年下半年的美国次贷市场危机,其影响自今年以来逐步扩大,以华尔街为中心,美国成为重灾区,欧洲和亚太地区都受到波及,包括中国股市在内的各国金融市场发生剧烈震荡。
从行业来看,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期货业都卷入其中,华尔街投资银行和一批机构投资者成为资产缩水最严重的群体。开始时只有个别房贷公司和中小型银行发生破产清算,而时至今日,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仅余其二,剩下的摩根斯坦利和高盛也转型成为银行控股公司。
截至发稿时,美国国会已就政府提出的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达成原则一致。从目前各国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对危机的态度来看,政府援助金融业的大方向也已基本确定,事态正向好的方面发展。不论结局如何,此次危机留给世界的一大遗产,将是大型存款银行重新成为金融业核心,美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将为全球金融业竞争带来新的变数。
次贷危机引致金融业整合
2008年9月将成为世界金融史上的一个重要月份。当摩根大通在今年3月16日宣布收购华尔街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之前,国际金融业界还沉浸在次贷危机即将结束的幻象之中。布什总统充满信心的表态,让人们误以为美国经济只是在经历长期增长过程中的短时调整。但是贝尔斯登的被收购,揭开了次贷危机程度加深的序幕。美国金融市场经历了自1987年股灾以来最严重的地震,更多的大型金融机构卷入危机,这一形势在本月发展至高潮。
与美林的幸运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以债券业务闻名的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由于没有找到合适买家,不得不在15日向法庭申请破产保护,危机使这家历史悠久的投资银行无力承担其高达6000亿美元的债务。
21日,华尔街最大的两家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和高盛获准成为银行控股公司,这一类公司可接受公众存款和获取美联储短期贷款,条件是必须接受美联储更严格的监管。这两家公司在形势进一步恶化以前,争取到维持生存的机会,股东们不至于血本无归。
至此,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均已放弃了原有的投资银行经营模式。在五大投行以外,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AIG也于16日被美国联邦政府接管,并接受850亿美元联储紧急贷款以渡过难关。
这些在美国金融业和国际市场具有支柱性地位的大型机构所面临的窘境,表明了次贷危机的严重程度。它们曾经安然渡过了1987年股灾,90年代的欧洲、拉美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经历了IT泡沫的破裂,但是在次贷危机面前,它们无可奈何。
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金融创新运动,遍布全球市场的衍生证券,成为加深危机的直接原因。在没有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信用违约互换等等衍生品以前,住房信贷违约率的上升被限制在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的范围内,而且其影响往往是局部可控的。金融衍生品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情况,80年代以来,持有金融衍生品渐渐成为金融业界的时尚,不懂衍生品或者不持有衍生品的银行经理和基金经理,经常被嘲笑为落伍者。衍生品虽然丰富了金融市场投资品种,增加了投资银行的业务收入,但它们也使金融机构得以将实体经济中存在的风险转移并分散到全世界,使其成为危机的载体。五大投资银行都曾是金融衍生品的热情支持者和推销者,如今它们不得不因此承受更多损失,甚至包括公司品牌和控制权。
但是金融全球化的趋势没有改变,金融创新动力依然存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不太可能消失,只不过这一次的主导者将是像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这样的大型存款银行。这些银行有足够的实力和流动性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美国银行业将重回1933年以前盛行的混业经营模式。
混业经营轮回重生
在1929~1933年大危机发生以前,欧美国家的金融市场基本上处于自由放任状态,国家和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的管理相对较松。商业银行可以自由地经营证券发行、承销和买卖业务。以美国为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为了筹集军费而大量发行特别国债,国债市场规模的扩大唤起了公众投资者对于证券市场的兴趣。在经济持续增长的20年代,许多企业进入证券市场融资,随着股票和债券发行量的增大,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业务受到影响,各国金融领域陆续出现了普遍的“金融脱媒”现象。为了弥补信贷业务收缩所造成的收益损失,商业银行通过不同方式开展证券业务,并逐步发展成为早期的“金融超市”。据统计,1922年,经营证券业务的美国银行总数为277家,到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出台前,这一数字上升至379家。随着经营证券业务的商业银行增多,20年代美国商业银行在证券承销市场上的份额迅速增加。以债券为例,1927年由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发行的各类债券接近13亿美元,约占美国全国债券发行量的22.1%。到1929年,这一比重上升到45.4%。
1929年大危机爆发,由于银行持有的股票价格下跌,造成银行资产锐减,一大批银行因为资不抵债而倒闭或被兼并。美国国会于
70年代末期,随着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竞争加剧,金融创新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商业银行对于经营证券业务的动力日益加大。“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限制在80年代有所放松,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认定该法案并不适用于非成员银行,因此允许这些银行经营证券业务。到90年代早期,约有半数的州授权银行越过联邦法律法规的限制经营证券业务。1999年,国会通过《金融现代化法》,正式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
尽管法律取消了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的限制,但是在分业经营的70余年中,后成长起来的投资银行已经基本控制了美国和世界证券市场业务,证券发行承销、资产管理和证券经纪业务这些投资银行的核心盈利业务,基本掌握在以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为代表的证券业手中。商业银行想夺取上述业务的市场份额,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次贷危机给它们提供了一次机会,危机暴露出投资银行在市场发生急剧变化时流动性短缺的弱点,没有外部资金补充和证券资产持续贬值,使投资银行的资本金被迅速耗尽并走向破产边缘。但是以公众存款为支撑的商业银行却安然渡过难关,而且先后并购了困境中的贝尔斯登和美林公司,由商业银行主导的金融业重整开始了。
新格局下的中国选择
金融危机中的资产价格迅速下降,为金融业并购重组创造了条件,因此在危机中重新瓜分市场和分配资源,几乎是发达国家金融业运行的定律。此次危机也不例外,在各家投资银行资金告急的同时,主要商业银行就已经开始考虑收购这些金融机构的证券业务了。除美国银行、摩根大通以外,在此次危机中受影响较轻的非美国银行也迅速展开了收购行动。英国巴克莱银行仅用13.5亿美元就收购了雷曼兄弟在北美的投资银行和资本市场业务。野村集团与雷曼兄弟达成协议,支付约4.2亿美元收购其亚太地区和欧洲及中东地区业务。日本三菱金融集团也正在寻求购买摩根斯坦利20%股份的交易。大型银行正在以往日根本不可想象的低价,迅速瓜分美国证券业资产。
未来一个时期内国际金融业的竞争格局已经初现端倪,主要体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国际金融市场份额面临重新分配。美国投资银行的影响力呈下降趋势。欧洲和日本银行业以并购方式加快进入美国市场,而美国投资银行原有的海外市场,也成为本国银行业和欧洲及日本银行业争夺的目标。第二,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混业经营模式将成为金融业主流模式。美国的分业经营模式在很长时间内影响了各国的金融制度安排。鉴于美国银行业和金融市场的重要地位,以美国大型银行为主导的混业经营模式确立以后,将进一步与欧洲原有的混业模式相融合,成为引导国际金融业的主流模式。第三,金融业风险管理日趋复杂化。商业银行同时经营传统商业信贷业务与证券业务,特别是公众存款可能被用于金融衍生品业务,使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更加复杂化,监管当局和存款保险机构需要重新评估新模式对于公众存款安全的影响,并制定新的监管规则。
次贷危机对于中国金融业的直接影响比较小,除部分银行持有少数相关证券资产以外,目前尚未见到中国金融机构更多卷入。尽管如此,次贷危机导致的国际金融业重新整合,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中国金融业在开放条件下的生存和发展。从中国来看,必须及时追踪次贷危机的发展趋势,掌握国际金融业整合脉络,实现在动荡环境中的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
首先要认真总结金融衍生品交易在此次危机中的作用,结合中国实际,依照审慎原则稳步发展本国衍生品市场。其次,根据国际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变化,适当调整国内金融经营和监管模式,加快混业经营步伐。第三,伴随国家信用的逐步退出和金融混合经营所导致的风险管理复杂化,应适时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破产的相关制度安排,切实保护存款人利益。第四,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有利时机参与国际证券期货业并购重组,获取先进金融机构的核心技术资源,实现中国金融业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