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长期基调。中国经济“升级版”要求实体经济有更大的创新实力,更优的产业结构,更强的内需拉动力和更公平的市场环境。其中,产业结构升级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环节,而结构调整离不开高质量的投资,经济稳定增长也仍然需要有效率的投资拉动,因此目前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重视投资对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当前一些观点认为,在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现象大量存在的形势下,继续增加政府和企业债务,走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道路已经行不通。需要更多地依赖国内消费需求增长。这种从总量判断重要性的逻辑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某个事物被放在次要位置,在一些人的头脑中,其重要性会迅速下降,甚至忘记了它原本是成就事业所不可或缺的要素。现在,投资似乎就处在这样一个位置上。
今年前9个月,国内固定资产投资31万亿元,同比增长20.2%,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国内消费17万亿元,同比增长11.3%,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出口1.6亿美元,增长8%,拉动经济增长-0.1个百分点。投资对于短期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说长期来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意义会逐步弱于国内消费,那么至少在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长期过程中,投资仍会保持相当重要性。
理论上讲,产业结构升级,涉及资源在不同产业部门间的转移,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不太可能对短期企业经营状况产生较大影响,但在产业结构升级成为经济增长重要推动力的时期,特别是在那些政府管制逐步放松的转型国家,新兴产业部门快速的资本形成将对当期经济增长起到拉动作用。
实践证明,产业结构调整与短期宏观经济增长目标发生联系的重要纽带,是原有产业部门效率的提升和新兴产业部门的产能扩张,二者的实现途径主要是面向实体经济的投资。投资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对于拉动国内消费需求和提高产品及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也会发挥重要作用,进而提高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
就我国而言,国内需求的巨大潜力、丰富的金融资源和强大的政府推动力,使得现阶段产业结构升级有条件成为推动短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举个简单的例子,国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账面总资产81.4万亿元,资产规模扩大1个百分点,就需要约8000亿元投资,考虑到淘汰落后产能因素,实际投资额可能更高。即便不扩大资产规模,仅通过调整企业部门资产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由于资产专用性和沉没成本的存在,新增产能不可能完全由原有资产(厂房、设备、技术等)提供,必然要求新增投资。
当然,我们需要以不同以往的视角审视和研究投资问题,而不能单纯强调投资总量控制在什么水平合适。即使有必要控制投资数量,也需要更加关注投资结构和效率。因此,在看待投资问题时,要关注实体经济的存量资本结构在投资的促动下是否出现了改善,从而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未来,实体经济投资的结构将会发生实质性变化,从过去一味“铺摊子”和搞基本建设,逐步转向对产业内部资源的重新整合,以及新兴产业部门的研发和先进产能建设。
具体形式上,在土地和厂房的投资会减少,而用于技术改造、并购重组、产品研发、技术和设备引进方面的投资会增加;资金来源上,政府预算内资金和国有企业资金可能减少,民间投资和外资有望增加。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投资总量增长和投资结构优化并存的现象。如果一味强调投资总量控制,有可能阻碍投资优化进程,从而延缓产业结构升级步伐。我们的观点是,要更充分地发挥市场信号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除了控制财政性资金投资规模和管理好系统性风险之外,政府不必过多地干预具体的投资活动。
既然增加投资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就应当将鼓励有效率的生产性投资列为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内容之一。在协调处理投资与物价稳定关系的前提下,支持信贷资金和民间资本向高效率企业聚集。目前正值国内企业增加投资比较好的时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前9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费用占企业主营收入的比重(1.2%)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资产负债率处于60%的安全线以下,企业具有一定的新增借贷能力。更重要的是,民间资本投资积极性较高,目前民间投资占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已超过60%,但石油石化、电力、通信、交通运输等行业,以及教育、医疗、文体娱乐及公共管理等服务领域的民间投资占比仍然很小,这些行业和领域对民间资本全面开放之后,有望大幅度增加对企业部门的长期投资,进而增强企业投资实力和效率。
鼓励企业投资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产业政策执行力度,更加注重对社会投资的引导,强化产业政策同财税金融政策的联动机制,有效影响企业经营和投资预期;二是在投融资领域推行国民待遇,不分所有制、不分内外资,所有企业享有真正平等的主体地位;三是适度增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外部压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节能减排和国有企业绩效的考核监督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为引入先进产能腾挪空间;四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整体服务水平提升,增强金融业对企业部门的支持和服务能力;五是理顺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适当放宽对房地产企业的经营和融资限制,着重提升房地产企业和建筑企业的生产及服务能力,提高房地产产品质量,带动相关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